《乡土中国》2-为什么乡村人很少用文字?

2021-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玄桑梓

PART2:文字下乡的困局: 为什么文字下乡活动推行困难?乡村人很少用文字?

作者从空间和时间阻隔的角度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空间的角度看:

1)乡土人不识字,在课程上赛不过城市里的孩子们。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愚蠢”,而是由于他们没有机会练习,正如教授的孩子在田间捉过蚂蚱比不过乡村娃。

2)乡土人是天天都可以见面的,是属于face to face group(面对面社群),他们完全可以当面传情,有着彼此约定好的特殊“记号”,村民们之间使用文字交流显得迂腐可笑。

3)单单文字所传达的意是不完整的,我们常需要辅以表情来补充自己的意思。

4)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彼此十分熟悉,在一起话也少,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采用的工具,“眉目传情,指石为证”,人们追求直接会意,任何语言,文字都是多余的。

从时间的角度看:

1)个人的今昔之隔。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极端的乡土社会有老子所理想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们需要记忆历史的经验,来应付生活。在乡村社会中,人所需要记忆的范围很小,没有文字的需要。

2)社会的世代之隔。在乡村,祖祖辈辈的人都是在熟人,熟悉的地方长大。每个人的经验,是以同一方式重复。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口口相传,语言足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