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孕育希望,理念成就未来__阆师附小参观学习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星期六上午,我们学校100多位老师前往阆师附小参观学习 。
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墙壁上巨大的感恩树,和教学楼上十二个大字:“知恩、报恩、施恩;成人、成才、成功”。我们参观了学校绚丽多彩的门墙文化,精美别致的开放式书架,别具特色的名师坊,格调高雅的艺术品陈列室等。大家时而驻足观赏,时而手机拍照,我们深深感受到阆师附小的校园文化内涵丰富,极具艺术性和育人性。整个校园文化以“德育”为主题,涵盖孝道,礼仪,仁爱, 感恩,爱国等,从校园文化墙上的《弟子规》,到教室外墙上的成语古诗配画,从大厅上方悬挂的名言警句,到门两侧的对联, 处处有创新,处处显特色,处处皆教育,整体布置井然有序,和谐统一。我想:学校是传承知识,修缮道德,塑造灵魂的乐园,是孩子们实现理想放飞梦想的地方,优雅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人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对师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
我们还有幸聆听了阆师附小习筠梅校长的讲座《教师专业成长之我见》。习校长引经据典,结合案例,从健体,润德,精技,责任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教师专业成长。虽然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习校长的演讲却让我们如沐春风,她尤其强调了“润德”的重要性,“ 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丰厚的文化积淀,已内化为习校长身上的一种品质,从容而旷达,优雅而大气。我想 ,如果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我们就会少了急躁,多了从容 ,少了抱怨,多了幸福。
习校长的“想比会更重要” 的教育理念使我很有触动。她在“三个一”的评价理念中说:“学生的一个创新点比一个百分更有价值;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学生的一个猜想比直接得出一个答案更值得欣赏。”我们也许都赞同这个观点,可实际上,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八九十人的超额大班,没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每一个学生去思考,奇思妙 “想” ,而是要让全部学生按部就班接受学“会”,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模子里走出来的学生,没有活跃灵动的创新思维。我们忧心忡忡现有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束缚却又无能为力,我们痛心疾首中国教育的宗宗罪恶,却又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中迷茫 。
环境孕育希望,理念成就未来。我们尊敬的汪校长呕心沥血办学治校已经变得两鬓斑白。现在我们也欣然看到一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焕然一新,师生精神面貌的朝气蓬勃。从阳光体育的开展到教师健身房的构想,从室外书橱的开辟到温馨书吧的建立 ,从三二一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到读书节艺术节有声有色的呈现······无不彰显一小领导人的办学理念和智慧。尤其是我们的艺术节,学校简直成了艺术长廊。美术作品玲琅满目,形式各异,手工制作,绘画,剪纸;文艺汇演丰富多彩,舞蹈,快板,小品等,前来参观的老师和家长徜徉于校园欣赏观摩赞不绝口。学校张灯结彩变成了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多了欢歌笑语,品尝到了成功喜悦。我们每一个老师也充满了了自豪,累并快乐着。
《南方周末》主持人鄢烈山说:“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民族绝对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教育的落后会导致民族的堕落,对教育的应付和冷淡,是对人民的犯罪。”一位好校长就能成就一所好学校,千千万万的好校长,就能拯救中国的教育。正是因为有了习校长汪校长对教育的拳拳之心,这样励精图治办学治校,家长欣慰,教师幸福,学生成长。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愿我们乐观进取的一小人群策群力人尽其才,建设好我们的校园 。最后祝愿我们的一小书香满园,桃李芬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