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人和事5|我的职业进步缓慢,何不看看换个角度看自己

2020-08-17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昌伦

2010年在广州环保学校,学了一年的环境专业,时间一晃9年就过去了,有人十年磨一剑,而我在这些年里,似乎觉察到自己的进步很慢。

在盐城调试污水蒸发设备的日子里,我觉察到了自己很多很多的不足,专业知识学的太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迟钝,就像那年在广州环校白白混过去了一样,或者说这些年在污水处理站里,除了熟悉工艺流程,几个参数之外,其他的诸如涉及电工,设备性能,流体力学,热力学等都是自己的盲区。

没有足够的知识结构,没有关系,

不熟悉机电,电控程序,没有关系,

思维力差,想不清楚问题、学东西慢、表达不清晰,没有关系。

我可以看到自己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只要稍稍努力,注意看看相关专业知识,就一定有长进。

换个角度看看那些年的成长,就一定会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之处,美好的地方总是需要偶尔换个视角看自己—

2011年6月的第一份实习,我可是学会了简单的物理化学法处理金属表面清洗废水,通过加酸调酸碱度,使碱性水质在中性的酸碱度下与絮凝剂反应,澄清,这是从迷茫中找到一点点感觉,属于小白的探索阶段。

初阶,我在东莞的污水处理厂中控操作的两年里,我摸清了生活污水处理站的简单的工艺流程,对用微生物好氧细菌处理有机污水有了更多的了解,初步熟悉工艺操作的参数,并模拟污水处理站工艺及各个设备选型完成了函授大专的论文。论文有点差,但那是自己熟悉污水处理厂的模型的一个过程。

此外,在离开城市污水处理厂后,进入造纸厂污水站的三年,我有机会得以接触厌氧细菌分解有机污水的工艺,拓宽了生物细菌处理污水的知识面,我有好几次在下班后,去办公室捧起柜子上的工艺指导书,仔细看起来,那时的我非常的有兴趣,还可以检测好氧池的溶解度,根据检测参数,微调系统—我系统的学习了厌氧好氧处理污水的知识,对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进阶,是在回老家阳江的电镀工业园的日子里,接触到它,让我看到混排的重金属废水,单靠化学加药处理是有多难,含氰废水,混合了铜和镍,破络合难。

加石灰处理的中属污水,产泥量大,几台板框压滤挑战大,我参与几次夜班压滤,累!同时也觉察到自己没有能力解决现状,没有足够的知识分析和了解原因,感到有点迷茫。我以自己并不擅长物理化学法,排斥抵触它。

分析重金属铜和镍,使用分光光度计,最传统的办法,我有机会尝试了高氯酸-硝酸加热消解预处理,进行实验阶段,看见加热分解强酸冒出的白烟在实验室飘散,带有刺激性的氯气让人闻到难受,我主动提出改进排气系统,虽然后来是简易版做了一个,但我还是有进步的,靠大家的力量一起改善。

在盐城调试的日子,我有机会接触到低温蒸发结晶设备,知道了一点关于热力学的知识,了解了低温蒸发器,是在负压的环境下,使溶液在温度60℃达到沸腾,从而把水蒸出,污染物质浓缩结晶。对比以前的我进步还是有很大的,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