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大褂》里猝死的中年男子

2020-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手牵手走

深圳卫视拍的一个纪录片节目《我的白大褂》里面有一集,是急诊室里送来一个男的,看年龄大概35-50岁之间,是个青壮年。来的时候已经神智不清,开始咬人、说胡话了。十几个医生紧急抢救 1 个多小时后,还是呼吸、心脏都停止了。他死了。从发病到死亡不足六小时。医学上定义为猝死。医院连必要的检查手段都没来得及做。

送他医院的同事找了很久没找到他的家属的联系方式,应该是外地来深圳工作的人。

最后医生想到用手机用指纹解锁,联系上了姐姐。姐姐听闻噩耗非常惊讶,但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看完这个片子,让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么一个大活人,发病前后可能也就是几个小时。送到医院才1个多小时,发病原因都没来得及查明,检查都没来得及做,就已经撒手人寰了。这就是猝死。

咦,小编为什么要重复这句话呢?

因为“猝死”这两个字在我们经常卖的寿险产品、意外险产品里那是经常地出现,太熟悉了。我们也会经常跟客户解释“猝死”和“普通意外导致的死亡”之间的区别。但是,我相信99%的保险代理人和没看这个视频前的我一样,对于—what is 猝死——缺乏感性的认识。

从家人的角度,这真的是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一个事情。猝死消息的出现,可能是吃饭或洗澡的时候,手机里突然出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然后告诉你“这里是某某某医院,你的亲属xxx送院后经抢救无效已经停止呼吸”。(还有比这更吓人的吗?)很有可能接电话的人还以为是电话诈骗或者是开玩笑呢。

但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现实的,每天都可能在医院发生的生死离别。

这个案例也特别提醒我们给客户配置保单的时候,一定要配置寿险责任,在意外险中也最好能够配置猝死责任。对于这些“出乎家人意外而离世”的患者,作为保险人只希望身故理赔金可以减轻一点家庭的负担,减少一点家人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忧。

而在配置重疾险的时候,最好配置带寿险责任的产品。否则,对于纯重疾而言,像这种情况,没有疾病诊断结果,不含身故责任的纯重疾险是不赔的。

(ps:如果身故只赔保费就相当于不含身故责任,理解?)

换句话来说,如果客户要买纯重疾必须搭配额外的寿险产品,才能避免出现遭遇上面的情况而得不到相应的理赔。

总之,买保险还是要找专业的人士。比如:我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