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篇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72人  梓枫悠杨

时间:2018年6月14日  授课人:卓龙新

地点:顺风实验学校微格教室

参加听评课人员:徐承宪顾问及社会组成员。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新课导入:温故探新。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目标呈现:明确方向。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新课过程:环节一:走进中华文明的源头。通过图片、地图及相关知识分析。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环节二:探究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1、早期农业出现分析。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2、早期手工业出现: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3、文字萌芽――刻画符号出现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4、出现阶级分化:(1)文物图片‘蛋壳黑陶杯’分析,得出当时生活出现了阶级分化。(2)举例良渚遗址的玉琮进一步分析。(3)分析出现阶级分化的原因。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5、早期城市出现分析: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6、原始宗教的出现:(1)文物图片分析

(2)阅读书本,思考原始宗教的形式有哪些?自然、祖先、图腾崇拜。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小结:书写补充板书内容,梳理知识脉络。

环节三:感悟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曙光 》公开课

师问:为了使我们的文明代代相传,我们应该怎么做?生回答。

课堂小结:围绕板书师生共同小结,完成全部板书内容。

课堂练习巩固:(5分钟)

上课进行时 学生与教师互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