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好基金都做到了这三点!
一直以来,公募基金都有这样一个规律,即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
之所以有这个规律,那是因为,当市场下跌时(比如熊市),很多投资者会担心自己手中的基金出现亏损,所以就把它赎回了,而在市场上涨时(比如牛市),这些投资者又跑来买基金了。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据说好基金都做到了以下三点。

1.坚持长期投资,不炒概念
虽然很多基金经理都强调长期投资的重要性,但是在面对股市短期热点、概念、题材暴涨几倍的时候,又有多少基金经理能够坚守初心呢?
再说了,长期投资,来的多慢啊!世界上最牛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也不过才20%。你看,追一个热点、概念,只要做到了高抛低吸,那么轻轻松松,一个月20%的收益就到手了。
所以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公募基金就有了这样一个魔咒,第一年业绩排名的第一的基金,第二年的业绩往往都不行,甚至业绩还会出现倒数的情况。
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因为业绩排名第一的基金,往往都是赌对了市场的热点、风口,然而随着市场回归理性,这些基金也就跌回去了。
所以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投资基金最好不要选那些换手率高的基金。因为如果一只基金,今天买新能源、明天买5G、后天又是白酒,这与散户有什么区别?
2.基金管理层稳定,不要动不动就离职
如果一只基金的管理层经常变动(比如基金经理每年换好几位),那么这只基金是很难有好的业绩的。
因为且不说,这些经常跳槽的基金经理有没有能力,就算有,短期内这些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投资策略等也很难贯彻下去。
同时这些经常跳槽的基金经理,是否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基金管理上,也是值得商榷的。整天都去捉摸跳槽了,还会想着把基金业绩做好吗?
据统计,截止2019年3月19日,在所有的公募基金中,从基金成立之日算起,收益率排名前20的基金,只有4只基金的基金经理任职天数是少于1000天的。
所以这组数据,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基金管理层稳定的重要性。
3.及时分红,为投资者保住收益
虽然三思君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提到了分红越多的基金,未必就是好基金,因为基金分红前后,基民的权益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基金及时分红,却能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
比如在一波下跌的行情中,如果基金没有分红,那么基民的收益一定会大幅回撤。相反如果基金及时分红了,相当于给基民做了减仓的操作,进而规避了接下来的市场风险。
所以基金能不能及时分红,也是评判好基金的标准之一吧!
当然,对于那些不想拿现金分红的投资者(或者看好基金后市表现的投资者),也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了好基金的三个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