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孩子”的症结不是孩子,而是这3种关系没处理好
又到一年开学季,孩子厌学辍学,使壹心理问答区关于孩子的问题突然增多起。
有很多家长非常困惑,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籍,却还是教育不好孩子?
我和别的家长同样的教育甚至我付出的更多,为什么偏偏我的孩子出问题?
为什么我各方面都很优秀,高学历工作出色赚钱很多,可是我的孩子却问题百出?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部分家长指责孩子,小部分家长在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那么问题究竟产生在哪里呢?其实既不是孩子的问题,也不是家长的问题,而是孩子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比如亲子间控制、依赖、挑剔、叛逆等关系模式。
这些问题关系模式是如何产生的呢?
温尼克特说,父母和孩子是一个系统。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
当家长做好自己,对内和对外的一切关系都没有问题时,亲子间的关系也不会出现问题。在咨询中发现,产生问题孩子的家长,往往所处的以下几个关系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
01
家长和自己的关系存在问题
和自己关系存在问题的家长往往有一个糟糕的童年,比如因为重男轻女被父母忽视、很小就被寄养在爷爷奶奶或其它亲人家里,还有因为妈妈和奶奶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自己成了斗争的牺牲品,变成了奶奶的孩子,导致和妈妈的关系非常糟糕;还有的是父母离异,单亲等等。
这种糟糕的童年经历会使成年后的家长形成一个不被爱的、缺少爱的内在自我形象,这个内在自我形象往往是一个小孩(因为创伤往往在童年,所以卡在一个孩子状态),家长和自己的关系,就是家长和自己内在小孩的关系。
家长对自己内在小孩(内在的自我)往往是不接纳的,挑剔、指责,个别的还有愤怒和怨恨。当自己生了孩子之后,家长会把自己和内在小孩的关系投射给自己的孩子,这份亲子关系就变成自己和自己内在小孩的关系,表现为嫌弃孩子,不接纳孩子,挑剔孩子,把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两个典型的表现:
1.理性自恋无法共情孩子
小的时候经历过创伤的家长,为了能够顺利地长大,自然而然地产生很多的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的就是压抑和隔离。
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太痛苦了,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没有办法面对的,只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不让自己感受到这些痛苦情绪。这种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往往会伴随着家长到成年。
“这些父母的脑中充满了未经处理的情感,却几乎没有与自己孩子相处的基本能力”
成年的家长会变成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从小到大都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作为家长也感受不到孩子的负面情绪、也不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给孩子讲道理;
尤其是高知家庭,出问题的孩子大部分是这种情况,对孩子高期待却不共情孩子,不允许孩子有犯错误尝试的机会,这是青春期孩子和成年人罹患抑郁和强迫症主要原因。
小时候经历过创伤的家长,容易形成自恋型人格,成长经历当中的孤独无助,没有一个好的客体回应孩子的需要,孩子将不再和外界产生关系,而是自己满足于自己的需要,形成自恋的倾向。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为家长,将看不到眼前真实的孩子情感需要,认为“我想的就是你想的”、“我需要的就是你需要的”,把自己的感受当成孩子的感受,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个部分,类似于自己的手或脚,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共生的的关系;
主要表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一旦孩子不受家长的控制,会导致家长产生焦虑心理或自恋式暴怒,表现为对孩子的情绪和躯体上的虐待,并且还会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以此获得心理上和道德上的双重支持。
(家长自恋式暴怒和孩子犯错后的惩罚是有区别的,前者家长的行为完全是自己失控情绪的一种表达,会导致孩子不服气和愤怒)
2.有条件无原则的溺爱孩子
从小有过创伤经历的家长,因为没有被爱过,缺少爱的同时渴望爱却又没有能力爱别人,家长这种矛盾的需要投射给孩子,亲子关系就变成了一种溺爱关系。
溺爱和缺少爱是一样的效果,溺爱只是缺爱的另一个极端表现形式而已。
根据阿德勒的补偿理论,对儿童关爱的不足和过度表面看起来相反,但在本质上,二者正好是互补关系,关爱不足是在心理、精神以及人格层面,关爱过度,主要集中在物质层面或行为层面,所以关爱过度,一定带来另一层面的关爱不足。
爱本来属于情感精神层面的范畴,家长没有能力爱,又很想爱孩子怎么办?只好把这种爱转化成物质行为层面,尤其一些在小时候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家长,更喜欢用物质和金钱来满足孩子,情感的物质化表达,这样的家长其实是在宠溺内在匮乏的自己。
溺爱还表现在生活上不让孩子受苦吃苦,因为自己曾经吃过太多的苦,在生活中容易包办代替孩子做事和替孩子承担责任,不让孩子犯错误和尝试代替他成长,或者在一些事情上放纵孩子行为没有规则和原则。
在心理和情感层面不理解接纳孩子同时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比如你学习好,你表现好,你给我争面子,我才能爱你,对孩子的表现就是“有条件无原则”的溺爱。
真正的爱孩子应该是无条件有原则的,不管你考了多少分,我都依然爱你,但是却是有原则的,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自己的错误要自己承担后果。
很多家长的做法恰恰搞反了,在物质丰富,竞争激烈的今天,家长给的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想要理解和支持,家长给的是压力和控制,被溺爱的孩子根本感觉不到爱,家长却觉得自己很爱孩子。误解和矛盾冲突由此产生。
这也正是中国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现实情况,物质与生活层面关爱过度,情感与精神层面则严重不足,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变得疏离而依赖,心理上情感上疏离,生活上经济上依赖,造成现实中的孩子以自我中心,情感空虚,过度依赖于物质。真正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亲密而独立。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问题,是导致今天孩子厌学、成瘾、自杀高发的主要原因。
我们只能给孩子我们有的东西而不能给他我们没有的东西,这不仅是只有形的物质方面,也包括无形的心理和精神层面,家长自己内向自卑而想让孩子阳光自信,这是不现实的。
02
家长和父母的关系存在问题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除了受家长和自己关系的影响之外,还受家长和父母关系的影响。
我们往往会用父母曾经抚养我们的方式来抚养我们的孩子,或者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过犹不及,最终还是培养了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咨询中有脾气暴躁的家长,控制不住的打孩子,一问原来他的童年就是在父母打骂中度过的,虽然他理性上不想这样对孩子,但是他潜意识当中内化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就是父母打骂孩子的模式。
如前文所述有些童年被忽视的缺少爱的孩子成为父母,他们发现自己心理存在问题,于是不认同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抚养模式,他们在成长中否定父母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内化理想的父母模式是非常爱孩子的,这样的往往容易导致走向另一个极端,在现实中过分溺爱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终究摆脱不了我们成长经历的局限性,除非曾经的创伤被疗愈。
曾奇峰说,
因为爱,所以母亲会给孩子制造跟自己当年一样的创伤性成长环境,把孩子变成最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我觉得不只是出于爱,可能是为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基因向下传递,只有制造一个和自己成长环境一样的环境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使自己的基因遗传下去,由于潜意识没有判断力,导致这种创伤也被不加选择的在代际间传递下去。
弗洛伊德提出强迫性重复概念,是指一个人早期的创伤如果不被疗愈,在其成年之后会不断的被他重复,比如童年被家暴的女孩很容易嫁给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丈夫。
现在看来创伤如果不疗愈的话,不仅在一个人的命运中强迫性的重复,而且问题会代际相传。母亲曾经也是小女孩,她的命运是她母亲制造的,由此可以上推到祖祖辈辈,感兴趣的家长可以看一下小龙女吴卓林的家族关系历史。
03
家庭夫妻关系存在问题
有的家庭夫妻离异,孩子却没受其影响发展的很好,有的家庭夫妻没有离异,但是孩子却出了问题,其实影响孩子的并不是婚姻的状态而是夫妻关系模式。
常见的问题家庭关系模式就是爸爸边缘化。导致爸爸边缘化的原因有很多,有被动、有主动,比如有的是当初缺少感情基础闪婚、逼婚、奉子成婚等,还有结婚之后发现彼此三观不一致,性格不合无法沟通,还有的是丈夫爱上的妻子之外的女人等等。
当妻子对婚姻对丈夫失望绝望的时候,恰恰孩子出生了,妻子会把自己口欲期没有被满足的、具有吞噬作用的爱投注在孩子身上,如果这个时候丈夫有爱的能力的话,可以同时既爱妻子又爱孩子,恰恰这样缺爱的妻子往往会吸引同样没有爱的能力的丈夫,丈夫在和孩子竞争爱的过程当中失败后被家庭系统边缘化,使孩子处在了丈夫的位置。
根据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这种家庭关系模式是有问题的。问题的关系模式会导致孩子出现问题:
如果家里是男孩的话,男孩的位置变得很高,在心理层面上形成配偶替代的关系模式,会导致男孩反抗权威无视规则;
如果是女孩的话,容易导致女孩在心理层面上反哺母亲,妈妈有什么事情都会和女儿倾诉,女儿会变得过早的懂事和成熟,在心理上成为母亲的妈妈,给母亲提供支持和力量透支女儿的心理能量,导致成年之后女孩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不管夫妻婚姻状态如何,孩子始终在孩子的位置,父母在父母的位置就不容易出现问题,这依然要求父母心理健康人格独立。
根据踢猫效应理论,当一个关系系统出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由系统当中最弱的人来承担,家庭系统当中最弱就是孩子,所以问题的孩子一定是问题关系系统的代言人,孩子问题越严重,可能出问题关系越多。
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作为家长,你是什么样的人比你做了什么更重要,因为孩子很容易在无意识中认同父母,把父母的某些性格内化为他的子人格。
为什么我们看了很多书还是教育不好孩子?
书本,只是教你怎么去做,但是教不了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比做了什么更重要。
所以重要的还是改变自己的心态,疗愈好自己的创伤。如果家长没有解决好前面讲的三种关系问题,即使有一套完美的育儿书,照着书本去做孩子可能也会出问题,书上教的都是术,家长本身是道,这就是道和术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