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

为什么第一稿要忍住不发?

2020-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善行者无辙迹

根据“乌比冈湖效应”,几乎每个人都自认高于平均水准。

又根据“达克效应”,能力欠缺的人,往往既认识不到自身的不足,又低估他人,造成他形成了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

当我们完成第一稿的那一时刻,因为有刚完成时的成就感、高于平均水准的自我优越感以及高估自己的自负感做支撑,会间接忽略掉文章中部分不完美的成分,造成我们的第一感觉总是极好的!

此时,若是有人敢说此文存在不完美,那是要跟人急的!

而等我们兴高采烈地把文章发出去等自己再仔细看一遍的时候,会突然发现竟然有几个错别字!

再看一遍时,总觉得还有几处措辞本可以使用更恰当的词语进行表达!

等到第三遍看的时候,发现有些句子明显啰嗦、明显可以简化、明显可以换一种更好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

等过几天再回看此文,却发现整篇文章都没什么新意,还有种烂大街的感觉,怀疑自己当初怎么会写它!

等过了一个月,忽然对此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此立意并没有烂大街,而是超越于普罗大众的独特见解!但凡此文一出,必定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听说西方的大师们写作,第一稿都是忍住不发的!而作为初出茅庐、羽翼未丰的作文小白,到底有什么理由、哪来的自信第一稿就发出去,还妄想能够火爆全网、一炮而红、从此过上财富自由的日子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