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疗愈日记: 从双非二本到哈佛

边缘性人格疗愈日记:5.1出国后的第一年,错爱别离

2021-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三七Panax

虽说和大羽三观理想不和已久,但是承蒙照顾一年半载也是真的。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信任,亲密,激情,搭建出的这个类似爱情,亲情的鸟窝也细密的渗透到生命深处,我对大羽的依赖让我一时间难以自拔。

尽管我知道,这很艰难,犹如新生之痛。面对洞口的阳光,背后是丧失和恐惧,但我还是想把自己拔出来。

长痛不如短痛。

更何况,我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我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第一次出国

人生第一次进入新的国度,新的学校,目光所及皆有滤镜。国际关系学的老师说,你们刚出国,这段新鲜的日子就叫做蜜月期,看什么都满意。

来机场接我的是寄宿家庭的户主,一位法国老太太,年近古稀,满头梳理整齐的白发,却开着宝马飙车直到家里。下了车,是她的庭院,夏末秋初,院中还有鲜活的玫瑰,柠檬,无花果。

我提着行李被她从侧门引上楼,来到我的房间。小小一间屋子不足二十平米,塞满红木家具,落地窗正对她的院子,窗前她装好了提供隐私的蕾丝醋酸绸缎窗帘。

安置好房间后,坐下,在床上看见大衣镜中的自己瘦削,白皙,只是今夜开始要孤枕入眠了。

年轻的自己那时还不懂独处的艺术,便由着寂寞,创伤引着自己走上了一条疯狂的路。

知道法国人重视外貌,还不能太刻意免得庸俗,特意早起挑衣服。挑来挑去选了一件灰色一字领修身上衣,露出锁骨搭配了一个简单的羊脂玉环项链,配上Massimo dutti的黑色牛仔裤和黑色平底鞋。Easy chic,不应费力的优雅。

果然,我的穿搭外交在一票不怎么介意外貌的朴实中国留学生中脱颖而出。中底层的中国孩子自小被教育要戒虚荣,戒花里胡哨。却连审美教育都一并戒了。头发散乱,衣服尺寸不合时宜,褶皱,或是帆布鞋里肉眼可见的增高鞋垫,站姿扭捏,留给外国人的印象便是能力突出,形象邋遢。审美本是无用之用,却在是基本需求被满足后,自我尊重的表达。穿衣得体不只是财力的显示,更是自尊水平的展现。

午餐时,天气晴好,外面的木桌椅落座一席新到的法国学生。我想起父亲的嘱咐,出国留学不要和国人抱团,对能力没有提升。于是便毛遂自荐加入这群新生。一桌子二十来人,无论男女,各个都容貌俊美,高鼻深目。对我这个鲜有自信积极主动的东亚面孔也饶有兴趣,目光纷纷扫向我,我也不怵,落落大方,展于前而不乱。

我环视一周,锁定了一个长相最美的男孩,Adrian. 他的眼睛像蔚蓝海岸的阳光洒在海面,泛着波光,从深深的眼窝里送出, 一头高卢人特有的棕色卷发被妥贴的修理过,以至于长长后随意的摆弄都显得慵懒很好看。我几乎是本能的,表演了我‘社交达人’的那一面,送上面颊和香水味作贴面礼,“你好,我是Serena, 你呢?”

Adrian 也强装镇定的跟我贴面,自我介绍。他在这群人中英语水平还不错,对于法语水平A1的我非常友好。看得出来Adrian也是情场老手,含情试探的眼神一来二往便已经知晓彼此的意图。于是趁新人交友的期间,立马互换了FB, ins社交账号。

如果你问我,大羽在我心里算什么位置呢?我想,诚实说来,我把他当作了我的救护网。他对我的体贴,妥协,照顾,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童年缺失的父爱。但是,他无法为我远离家乡独立生活,却注定了我无法将他当作那个与我比肩的男人。这在他拿语言做借口时就已经写好了结局。

但是,我也的确并未做好独立的准备。我以为我做好了。

我甚至天真的以为,拿到了Adrian的青睐就成功的给自己换了一个‘爸爸’。这是一个无知少女因贪婪,鲁莽,懒惰而调入的陷阱。

以色换情,能有几时好?

更何况,色相即使意味着霸权,也只有在有实力撑腰时才立得住脚跟,否则,便是怀璧其罪,投羊送虎。

Adrian 显然比我更早明白这个道理。他更早意识到自己的美貌,以及美貌能带来的好处的边界。他很努力的学习,因为家境的普通。而且,因为他的父母也在他很小时就分离,跟着父亲长大的他,对母亲的依恋也充满不稳定和不安全感。

他的内心也许也希望遇见一位能够安抚,包容他的大母神。可惜,我们只是两个各自寻亲,又表演成熟的孩子。

在我们一起出游后的夜晚,深夜对谈。我袒露,我感到很不安,我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自信。

他忽然了解了,也意识到这背后需要付出的心力是他的能力范围之外。他提议我们恢复朋友的关系。

离开大羽牵绊的我,是自由的。但自由之外的孤独,我还没有来得及学会消化。而我试图将这孤独寄托在这位异国的美男子身上,也实则一厢情愿。

而这自由的代价,很快就逐渐瓦解我的‘自信面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