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过得怎么样
小灿上大二,一年一度的暑假终于开启。学校组织外地见学,所以暑假的第一阶段是在路上,历时十五天。七月中旬才返回其家。这次“暑行”时间长,跨四个省,持续高温,小灿见闻自然增长了不少,黑色素更是大丰收,一个月后皮肤颜色仍未转白,这是后话。
第二阶段在家休养生息十来天,又到她外婆家住九天整,回到自己家感冒咳嗽“冒火”持续了五天,转眼间就到了八月中旬。这阶段喜忧参半,印象深刻的当是生病了。“苹果”针屁股痛,咳嗽嗓子痛,“冒火”头痛,人失去精神头,多亏年青,病一好又生龙活虎。
第三阶段也就是接下来的十来天时间,仿佛一下子就踩到了暑假尾巴,该为返校收心了。小灿是个慢性子,日子怎么过都耐得住。从小又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暑假除去交了一笔外出见学费用基本上没怎么花钱。连防晒基本功课也没做,现在还黑着。她属于懂事听话的那种。
上大一的小欣,暑期开了个头,便疯得没边。快活了个把星期后,就被她妈连哄带骂,不情不愿去做暑期工。她妈既看不惯她只顾自己玩的自私劲,又觉得孩子已长大了,不能让她养成躺平的习惯。那就让她去做事,当然也哄着,生活补贴比平时还多给一些,打工所得也不用上缴。
最初的心理抗拒过后,小欣很快适应了在餐馆打杂的新生活。不干不知道,干起来才发现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很适合体力劳动,加上外向型性格,胆大不怯场,简直不要表现太好。玩的时间少了,手头上也宽裕了些。这份暑期工对治了她的大条和花钱大手大脚,收获颇丰。
小灿、小欣的情况只是大学生暑假生活的小小侧影,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年轻人的压力仍然很大,既便不自知,也能从他知中觉察到。大学离社会仅一步或两步之遥,大学生的暑假又多了一些社会的气氛,都自觉不自觉为走上社会做准备。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假设让小灿和小欣互换一下,小灿去打暑假工,我想小灿还是会节俭;小欣去外出见学,小欣依然会大手大脚。有些事很难改变。再说,每个人的选择是有限的,若是让她们全力帮助家里做事,或闭门苦读,或去单位实习,或一心一意散心游玩,等等,那其他的也就大多搁下了。
若是抽样调查更多的情况,发现更多的轨迹,进行综合分析,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可以更全面地看待怎么样度暑假,从而扩展到其他,既便对个体短期内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它的长期参考价值仍然存在。
当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其他的路及更好的路子,那天去尝试一下自己不擅长的事便顺理成章了,这不仅是满足新鲜感,其中似乎还藏着一个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