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国学与传统文化信仰·思想

行走千年|21.商王朝的迁都之旅

2017-11-17  本文已影响248人  天眼官微x江湖布衣v西天禾

在远古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先人们都是居无定所,四处游荡的,这一情况在帝尧、帝舜与帝禹时期还仍然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其中陶唐氏、夏后氏以及有扈氏的迁居都是十分著名的例子。但这一情况到了王朝时代的早期也并没有彻底改变,尤其是在夏朝和商朝时期,迁都也像先人随处迁居那样,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根据各种文献记载,夏朝从夏后启称王开始至夏桀王国,十三代十七王的四百七十多年间,其都城先有阳翟迁到安邑,再迁到斟鄩,在迁帝丘,再迁斟鄩,再迁鉏,再迁穷石,再迁纶,再迁夏邑,再迁帝丘,再迁原,再迁老丘,再迁西河,再迁斟鄩,再迁河南,凡经十四次迁都。而到了商王朝,尤其是商王朝的前期,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西天禾图文

商族的始祖契,尽管被封于商,但他却一直在河洛一带生活活动,一直到了夏代的第二位君主太康时,由于太康失国,河洛一带发生严重的政治动荡,契的孙子相土才离开河洛之地,向东寻求发展。关于这一点,《诗经》有明确记载,“相土烈烈,海外有截”。之后便开始了不断地迁都游居生活。到了成汤时,定居于亳,后来灭夏即定都于亳。当商王的迁都活动则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根据《史记·殷本纪》和《竹书纪年》的文献记载,之后商王有进行过多次迁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仲丁“自亳迁于嚣”、河甲“自嚣迁于相”、祖乙迁邢(今邢台市)、南庚“自邢迁于奄”、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等等。直到盘庚迁都之后,商王朝的政治中心才算稳定下来。

中国古代,经过夏王朝四百七十多年的发展,官僚机构已经十分庞大,到了成汤建商之后,官僚机构进一步扩大。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繁衍,王族的规模也日渐庞大,这些都势必对王都的迁移造成严重的障碍。那么,殷商王朝的统治者又为何要屡次迁都呢?

《史记·殷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话,“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於是诸侯莫朝”,自中丁起至盘庚,正好经历九位商王。而在这期间,商王室内部不断发生王位争夺的斗争,使得商王朝的元气大伤,而且与王室内部斗争相关联的则是内乱不止,其中的很多内乱都是诸王子为争夺王位而发动的。而与此相伴随的则是商王朝这个历史时期外患不断,这一情况一直到盘庚和武丁时期才有所改观。而在这个阶段也正是商王朝迁都最为频繁的时期。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商王的迁都于当时王族内部的王位之争有莫大的关系。

当然,除此之外,商朝前期的迁都还与当时的自然灾害的威胁和周围诸族的军事威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