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励志婚姻育儿

那些自己熬不过去的瞬间

2019-01-21  本文已影响122人  Anita的奇妙花园

今天的心里是一团乱麻,扎得我难受。

刚才,跟还远在姥姥家孩子视频,看到他正一副自在模样看着电视,甚至都懒得理我们夫妻俩。

想想,我们三个本应是最该互相牵挂的,可如今却这般不冷不热的光景,况且他还有各种各样,那么多的毛病。

身为老母亲,内心怎能不起波澜?

一时间纠结成了乱糟糟的一团:

有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失职的自责、有对孩子对老爸老妈的亏欠、有点想快点解决孩子的问题的焦急……

种种想法聚在一处,让我有种无法控制局势的恐惧了。

其实,我内心知道,要克服这恐惧,就要尽快把孩子接回来了。

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是我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我其实一直是个内心幼稚,格局不大的小女人。

之前在娘家跟家人任性,蛮不讲理,倒也没什么。

后来工作,也一直是个孩子王,跟孩子打交道,不用藏着掖着,直来直去。

所以无论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一直都没有真正遇到过什么挑战,一直没有机会去成长。

少时因为学习成绩郁闷,年轻时因为工资不高焦虑,谈了恋爱的又爱又怨的百转千回……

可如今,所有这些加起来,到了养孩子这个难题面前,都成了不值得一提的芝麻绿豆。

想想没孩子那些年的日子单纯、舒心,是幸运,可也是不幸。

直到生完孩子当了妈,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心里年龄低幼的我,吃了不少苦头,也走了不少弯路。

一个最大的难题,甚至今日我也依然没有攻克的,就是如何跟老公团“团结”来育儿。

因为我们俩从小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很多想法,尤其是在教育孩子上,是“纯天然”的矛盾啊!

就在刚刚,我们俩又就孩子回来后的“家长角色定位”、“引导教育方式”、“不同观念冲突时的沟通方式”,又头脑风暴了一个小时。

我们俩的谈话经历了从心平气和、到面红耳赤,最后握手言和,达成一致:

一、教育权力各占一半,谁也不能在孩子面前直接否定谁的观点,如有不同意见,要私下沟通解决。

二、不能以高姿态看待孩子,把教育想当然地一蹴而就,而要把孩子当做研究对象,用开放的心态跟孩子一同成长。

三、我之前对待孩子偏温柔,而老公偏严厉。

为了孩子的性格发展,以后我要负责扮演“严母”,而他爸爸则要偏“温柔”些,父与子,要更铁一些。

其实,心里我俩心里都有忧虑,都希望能把孩子养好,可是一直没找对方法。

互相把心里的担忧说出来,找找方法,毕竟,我们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啊。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这次,不指望大家能变成彼此的“神一样”助攻,只求不是“猪一样”的队友吧!

唯愿,我们能在养育孩子的这个考验上,做出一点成绩来吧。

以前,我们很少认真沟通孩子的教育方法。

多数情况下各执一词,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对,眼前的那个人是说蠢话的傻瓜。

也经常用喊和争吵来,一决胜负。

现在,才发现,谁也不一定比谁高明。

孩子的问题,还是要互相依赖,互相支持吧。

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头一遭为人父母,且行且推敲吧。

孩子,只希望跟你的这场人生比赛,好歹让爸妈也能蒙进一球吧

那些自己熬不过去的瞬间

Anita在简书与你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