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的创作的灵感
2019-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人可诚
有时我们构思一篇信息,从哪里下笔、高潮部分如何落笔,怎么收尾才有现实意义,每每想到这里都让人头大。平庸的事实,毫无新意的工作都让我们苦恼不已。
为了完成一篇简报,我们开始寻找开展工作的依据、目的及参与人数,接着把过程简单的描述出来,最后达到的目的说的有利一些,基本上这个套路完成了就可以收工。
如果来年又开展了此类工作,有人干脆把上年的信息直接套用,都成了模板,成了应付工作的法宝。这样的信息给谁看,领导吗?“日理万机”的大忙人兴趣不大吧。普通群众又有谁会关心你做了什么。
工作的枯燥乏味,致使很多人都提不起精神,最多三年就想逃离。究其心理深处,在材料这块耕耘纯粹就是为了镀金,要么升职要么加薪,一旦没有门路,立即会门前冷落车马稀。
对于信息的广度与深度,社会影响如何。下级领导关心是否有上级领导阅读,起草者关心的是普通群众浏览如何。虽然二者并不矛盾,协调起来却不容易,前者更注重于程序化、后者喜欢的话题要轻松娱乐。
初级写作者花费大量时间来赞扬领导如何英明、工作如何滴水不漏,中级写作把工作描绘的有声有色。高级作家是一网打尽,是我们一时难以学来的。灵感没有就借鉴,反正网络资源很多。
简报信息既要让领导阅读又要照顾到写作者的创作热情才能后继有人,否则永远都是味同嚼蜡的公文,从而失去百姓的信任。这是所有单位都存在的短板,想改变却没有那么容易。省级媒体报到者又有几人知晓、国家级牛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名气。
我们的新闻报道要走向何处,如何才能真正地接上地气。这类问题经常困扰着我,苦苦不得其解。也许我可以用自媒体来开辟新的方向,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