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雪小禅
我早就知道美学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早就知道“生活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但从意识上的认知到行动上的同步,我们可以美其名曰遇见美的缘分不到,但真实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意识觉醒太晚。我很愿意承认我是意识觉醒教晚的人群之一。
生活中的美景美人、艺术上的作品、美术馆,文字中审美法则,我都或多或少接触过,也许是因为门外汉,所以并没有及时将很多美好如愿变现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后来有意识得去关注和学习,也就是对美的认知意识觉醒,是从关注作家雪小禅开始。
高中时代就知晓其名,在知音或者青年文摘拜读过她的不少作品,但也只是略知一二。高中时代紧张的学业加上大学时代放肆的玩耍,我对书的痴迷、珍视和热情,都被主观地抛诸脑后。直到我重拾书本,再次想起这个被我遗忘的作家。
她的新书《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我一页一页认真读完不算,还送给好友,并推荐很很多人。
在这本书里,她用平缓柔和的语调讲了很多美好的故事,无论极致和朴素的美,她都给予同样的爱,时光丰润了人的内心,美好被一点点融进生命的同时也使她对平凡素朴的生活倾注了深情。岁月经历过疾风骤雨后,总会不急不倦地闪出暖光,那些低温的、质朴的、植物般的、有魏晋风范的美好的人都安静的生活在这凡尘之中并活出自己的格局,看小禅老师的文字,像是从中吸取了真气,心也变得清明温足。
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后来我关注她的微博,看她其他的作品,关注她参加的电视节目,她的讲座,哪一样都非常喜欢。她无疑是我无法忽略的精神灯塔之一。
在我看来,这是一位美得很有特色的作家。她对文字、书画、戏剧、器物、衣着等方面怀有深厚的感情,有着极佳的品味,正因为如此也看得出她对它们也相当挑剔和珍视,但这些带给她的,却是在岁月的历练中无以复加的美。
这是一位充满禅意、喜欢独处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极接地气儿的美的分享者。她经常把喜欢的书都分享给读者,并把多余的书免费送给读者。
小婵老师部分书单她曾经在微博里这样说道:“生活是最大的生活美学。我爱着这日常的光泽,爱每一秒散发出的朴素气场。一切粗鄙化的东西我都拒绝。倾其一生,愿意为完美和朴素活着。用细腻和真情对抗粗糙和虚荣。”
而她确实是像她的文字一样在生活里美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浸满了时光的韵味。
小婵老师生活日常如果说作品是一个作家对灵魂的释放和外现,那生活无疑是她真实状态的表露。像喜欢她的文字一样,我也爱极了小婵老师的生活状态。简洁又不失精致、真实得毫不做作,我就是如此得喜欢着她的生活方式。后来我对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多少是受了小婵老师的影响。总之,小婵老师是我在认知和追求美的道路上一个明晃晃的存在。
从小到大,我跟大部分年轻一代一样,对戏曲有一种深深的疏离,不知是年代不同,或者现代新生事物太多,我无法理解戏曲中的起承转合,自然无法对它倾注感情。可是让我对戏曲产生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甚至对之肃然起敬、渐渐生出喜爱之情的、都是因为小婵老师。她在文字中多次提到对中国戏曲的热爱,各个派别的特点、作品、人物,她都信手拈来,当然,她最爱程派。
“梅派太华丽娇贵,是宫殿里唱给妃子听的,尚派太民间,荀派太花哨,是未婚少女的娇俏。只有程派,唱自内心,可以一个人享受那味道和孤寂。程派有寂然,有梗咽,有说不出的惆怅。”
爱屋及乌,也许就是这个道理。中国戏曲里的词、人物、特色,原来都美得那样惊艳,中国的国粹文化,无疑博大精深。也许等上了年岁,我也会锁定戏曲频道,把经典的作品一遍一遍的听个够。
小婵老师她曾说:“写作是锦,我一针一线绣着锦绣文章。生活才是最厚重的,我倾其一生愿意做一个朴素、深情、精神明亮的人。”
韵味十足、气质超脱、恬淡悠然……这些词也许都不够评价她。这个文如其人、兼诗意与禅意于一身的作家,无论是文字、生活,她都带给了人无法言说的影响。
小婵老师她把所有的美都展示给人看,却从来不让人觉得张扬和生硬;
她从来都不抗拒孤独,而是让独处的日子开出惹人喜欢的鲜花;
她永远保持着初心,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见自己喜欢的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太多人,而我很荣幸能成为其中之一。
小婵老师愿你永远温柔地书写生活,
愿你即使苍老也永远天真,
愿你归来依旧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