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II质朴、纯洁、永恒美丽的花
1958年的春天,身处逆境心情极度沉郁的茹志娟在夜晚孩子睡着之后,不禁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她想,那时,人们虽然没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
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想想过去,看看现在,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凄与柔情在胸中汹涌澎湃,使她情不自禁拿起了笔,饱含着思念与真情,一气呵成写下了短篇小说《百合花》。
但作品寄出后不久便退稿,理由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几经周折,终于,1958年的《延河》采用了。温润的油墨香还未完全消散,立即不胫而走,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递一个信息:茹志娟的《百合花》,太棒啦!
好评如潮!著名作家茅盾评论说:“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小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这篇小说一举奠定了茹志娟的现代文学地位,《百合花》也成了质朴、纯洁、永恒美丽的花。
《百合花》的美,美在人性的光辉,是任何乌云浊雾都遮挡不了的
它所以一经发表,立即“洛阳纸贵”,最主要的是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击中了人们心中的脆弱与丝丝柔情。古人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在建国初期所表现的战争题材的小说,大都是以硬汉的形象耸立在眼前的。
往往穿着一个中规中矩的“铠甲”,硬生生地裹住了心中的那份脆弱与柔情。时间久了,不仅审美疲劳,而且,抑压了人性之美,使这种美几近于无。
其实,从人的本性而言,它的自然璀璨,本来就应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所以,《百合花》剑走偏锋,它不从正面描写战争如何,而是撷取其中的一角,从人性美、人情美来进行质朴地放歌。直击人心,震撼人心,鼓舞人心。它表面上表达了战争时代的军民鱼水情,但在更深层次上,歌颂了这种人性美、人情美。
正是人民军队的热爱人民,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热爱。有了人民的热爱与拥护,人民军队才有更加勇往无前的牺牲精神去为人民群众谋更多更大的福祉。
所以,《百合花》的主题思想,是两个层面,二者相辅相承,花开两朵,相映生辉。
《百合花》的美,美在淡浓相宜
其情节并不曲折离奇,大体结构可分为三部分:“我”与通讯员一块儿去前线包扎所途中;“我”与通讯员去村庄借被;“我”在包扎所帮助抢救伤员。
作者在这三个典型的环境中,对于人物的描写并不是呆板而是灵动,如拉镜头一般由远及近,由淡而浓进行刻画。
比如,在”途中“这一节,先是对通讯员粗线条勾勒:“通讯员撒开大步,一直走在我前面。”“我”怎么走也赶不上,不禁对他生起气来。从而引了“我”对他的好奇。
因为注意力的转向,“我”从背后看,“他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肩膀厚实,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我”的眼睛就如镜头一般,慢慢将他拉近。
待到“我”双脚胀痛时,在做田界的石头上休息,并“着恼地带着一种反抗情绪走过去”,坐在通讯员身边时,镜头才定格在他的脸上进行特写:“这时,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十八岁。”不仅对他的容貌勾勒描写,而且还从神态上精雕。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好,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由此,一个憨厚、质朴、可爱的小战士的形象,就立体性树立了起来。
这种描写手法,得到了茅盾先生的高度赞扬,他说:“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
《百合花》的美,美在细节精心的选用
人们常说,故事好编,细节难寻。如果说,情节是故事的骨架的话,那么,细节就是故事的血肉。饱满而出彩的细节,往往还是一篇小说的亮点。比如《孔乙己》中的“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满口之乎者也”,就把一个酸腐的穷书生雕画得惟妙惟肖,使人再也难以忘却。
而读过《百合花》的人,无不对这几个细节印象深刻:一是通讯员“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二是,在通讯员借完被子,获准返回前线时,“我”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支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树枝、野菊花,与步枪结合,它表现了什么?体现了战争与和平。体现了小战士的天真烂漫,体现了他即使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下,依然挡不住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两个细节与他以后英勇牺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美丽揉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而他借被子时,不小心被门钩挂破了肩膀上衣服,撕下了一个大洞,挂了一块布片。对这个细节的描写,总共反复出现三次。
第一次是不好意思抱着被子就出门,被撕了洞,耷拉下一块布。新娘子”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线缝,他却高低不肯。“一方面,体现了军民鱼水情,另一方面,也符合小通讯员腼腆羞涩的性格。更为后来他受伤后被送到包扎所被新娘子认出而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是小通讯员告别”我“离去时,从”我“眼中所见“他已走远,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此时,“我”很是后悔没给他缝上,因为,“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体现了深厚的同志情,战友情。
第三次出现时,也是最感人,最让人泪奔的,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待到在包扎所里,新娘子发现这位肩有破洞的通讯员时,立时认出了他。“她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待我猛然醒悟去叫来卫生员时,“新娘子正低着头,一针一针在缝他衣肩上的那个破洞。”
即使是“我”和卫生员提醒他,小战士已不行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当”我“实在看不下去,要她别再缝了,”她却对我异样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针地缝。”
没有多余的话,只是一种动作,回旋着既悲婉而又美丽的歌。为小战士英勇牺牲而哀,为新娘子与小战士质朴、纯洁的爱而歌。军民鱼水情的赞歌,此时无声,却撼天动地,响遏行云。而前后两次出现的馒头细节,这时又不失时机出现了。
“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但无意间碰到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这就把故事高潮更进一步推上了颠峰。
《百合花》的美,美在结尾画龙点晴,又余音袅袅,绕梁盘旋
这篇小说重点塑造了两个人物。通讯员和新媳妇。通讯员出场是由淡而浓,而对于新媳妇的描写却是一笔写足。
“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的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这是容貌,很漂亮。又集中写她的举止表情,“一言不发,低头咬着嘴唇笑“,听完”我“的陈说,她就转身房去抱了被子出来。”
“这被子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通讯员与新媳妇,因为这条被子而联结在一起,为结尾设下了伏笔。
这是新媳妇唯一的嫁妆,而且是崭新的。此时无偿献出支援包扎所,体现了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要知道,当时的农村是很忌讳这个的。
但是,在通讯员为保护担架队而英勇牲牺安放在棺材里时,出现了最动容的另一面。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狠狠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我们不知道新媳妇当时的复杂心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讯员作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为保护人民而英勇献身,新媳妇是人民的一员,为烈士献条被子,尽管是崭新的且是新婚不久的被子,那又值得什么呢?
在这种悲伤的令人唏嘘的感叹中,通讯员和新媳妇同时得到了高度的升华,小说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小说嗄然而止,但余音袅袅,我们仿佛看见一朵洁白的百合花舒缓绽放,那样质朴,那样纯洁,那样美丽,定格成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