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清晰的基石《乖,摸摸头》
人的思想经历都是随着时间流逝,阅历增加,常识积累变得越来越成熟。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这种变化会悄无声息的发生,有些善于观察、审视的人,当他发现这种变化时,会将她放在心上,进行总结;有些人会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但很大部一部分人只能任她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模糊,直到消磨殆尽。
在我看来《我不》是大冰对于表达的价值观的提炼和总结,以及更加清晰化的结果。而《乖,摸摸头》则是他描述价值观成熟过程中重要的基石,在此书中大冰已通过大量的阅历及常识的累计,告诉读者他所推崇或者坚持的原则是什么。从两本书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可以很明显的让读者感觉到大冰的《我不》中已经可以清楚明确的将自己一直以来摸索并信奉的观点清晰化、精确化、概括化。
也许你会说《我不》的每个故事在写作上都使用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模式固定化,读起来并不如前几本朴实、亲切。但在我看来,这两本书的成书过程,足以让作者本人更加清晰和明确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个过程也是自我提升,思想成熟的过程。换句话说,也是自我审视的过程,了解自己的机会。
我并不想通过以上对这两本书的直觉作为对大冰本人的评价,只是一位普通读者对这两本书的感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到价值观的形成也许并非是老师或者朋友亲人强加在你思想上的一个东西。有些人很幸运可以很早发现自己价值观的雏形,但有些人也许一辈子都不见得真正了解自己的价值观。更不必说这个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遇到的坎坷和不易。甚至有机会调整并优化她。让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加清晰化。
越来越清晰和简洁的价值观会帮助你更快更准的形成个人的人生目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会更轻松地完成个人目标的制定。谁的青春不迷茫,这种文艺范的句子是给懒惰的人儿心灵安慰的一剂灵药。迷茫也许是因为不仅读书少,还不懂得自我管理,更别说在人生的每个过程进行自我总结。
总有些聪明的人也许一早就清楚了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就如大冰在书中某页提到的:驶入快车道后的司机,往往不会主动轻踩刹车,有时是因身不由己,有时是因一时图快,觉得没必要。有时,是习惯某一节奏,往往不自觉的被惯性推动,无心去顾及其他。这种早早清晰了自己目标和价值观的人,在达成目标的路上很少轻易改变初心。他们没有注意过,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适时的轻踩刹车,审视自己,不断的重新定位人生的方向,目的是让目标更加清晰,更加符合自己的初心。
摘抄:
1、墨分浓淡五色,人分上下九流,猫猫狗狗却只有高低两类分法:不是家猫就是野猫,不是宠物狗就是流浪狗。
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醴li:甜酒
3、自从有了随身听,阿明的生活不一样了。
4、一样的格局,一样的气场,一样的音乐,一样的墙壁和烛台。门外是车水马龙的西安,门里是烛火摇曳的丽江。他拿出剩余的积蓄盘下一间50平米的屋子,仿照大冰的小屋的模样,建起了一家火塘,命名为“那是丽江”。
5、吃饱了打嗝没人骂你,当众剔牙就是你的不对了。
6、你觉得契约精神和奉献精神哪个重要?
7、心随念走,身随缘游,不能靠心情活着,而是靠心态活着。
8、世人只知道羊汤膻,不知全是多巴胺。
9、世上没有什么命中注定,所谓命中注定,都基于你过去和当下有意无意的选择。选择种善因,自得善果,果上又生因,因上又生果。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因果最大,但因果也是种选择。
10、其实不论出世入世,行事处事,只要心是定的,每种选择都是命中注定的好因果。
11、文化人可以用四句话表达: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12、善良是种天赋,而善意是种选择。
阅读时间:2017年11月2日至2017年11月14日
初稿时间:2017年11月10日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