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才能长久
2019-10-31 本文已影响0人
半坡小学石露
乐学,顾名思义就是快乐的学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是:知道做学问的门径和方法不如热爱、喜好学问。热爱、喜好学问,不如以做学问为快乐。因此,孔子把治学分为三个境界:第一,知道做学问的门径和方法。第二,热爱和喜好做学问。第三,以做学问为快乐。孔子认为,第三种境界最好。
然而知之者、好知者和乐之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胡校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解答了这个疑问。“知之者”,知什么?一是知道学问的重要性。二是知道人人皆非生而知之者,知识必须经过学习才能获得。三是求学问的路径和方法。“好知者”,喜好什么?爱好和热爱,是治学的基本态度,是学习的强大动力。但是,动力有内外之分,因此,第二境界的学是需要强大的意志做支撑的,它往往以喜好为面具,面具下却是苦学的本质。那么怎么判断是“乐之者”,而“乐之者”又为什么乐呢?孔子认为,不应把学习的结果作为好学的标准,而应看中的是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过程。
当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知识、快乐学习的情感,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能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正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要达成的目标。这正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第三境界。我们教师不仅要致力于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应提升学生的学习境界,把对知识的喜好和快乐因子逐渐植入他们的大脑皮层之中,使他们像“乐之者”的境界进发,这才是教育的真谛,也是人民教师的最高境界和最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