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迷雾与对岸 | 荐文 2018 #20
《区块链迷雾与对岸》
关于区块链的文章多如牛毛,但也良莠不齐。不妨来读一读《南方人物周刊》的深度报道:
即便不在这个行业,你也多少曾感知到这股“狂热的情绪”。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可能已记不清你的朋友圈何时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比特币”、“区块链”、“ICO”,由之衍生了“去中心化”、“点对点”、“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等枝丫繁复的词汇体系,各种“区块链”名目的社群遍地开花,区块链开始成为段子手和表情包的时新素材,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地在不同力量的裹挟下卷入这场浪潮中。也许谁都没有料到,一个技术走到台前的过程会伴随如此多的戏剧冲突,夹杂其中的有暴富的传说、认知的壁垒、未知的诱惑、泡沫的破碎以及对人性的复杂注解。
《如何在游戏里洞察世事体会人生?》
玩游戏也是好处多多,例如:
如果你现在正投身于《王者荣耀》事业不可自拔,那么你曾经一定还偷偷玩过从队友的头像猜他们是什么职业的小游戏。比如队友里有个人头像是西装革履(外加一条橙色或者绿色领带)的自拍照,名字还是“AAA”开头,那十有八九是房产中介。要是自拍里还捎带了点地标,立马可以锁定他的方位,然后间接地,你也就能锁定该市的楼市动向啦。上线频繁—可能最近有限购新政,市场处于观望期;组团“西装革履AAA”哎,最近楼市又遇冷了吧。所以,如果你有购房需求,记得把buff、兵线和塔钱都让给他们吃,说不定就会被推荐好房源。
《电影院为什么不像演唱会那样分座次区域售票?》
因为相对于演唱会来说,电影已经越来越不是一种稀缺资源了。知友 @Ronnie X 的回答:
当你拥有的是稀有资源时,你就要想办法通过区别对待不同等级的用户,竭力赚取最高的利润;而当你拥有的是与竞争者相类似的资源时,你要做的则是竭力提升用户体验,通过与竞争者的差别化优势,吸引更多的客户。前者在于特权溢价,后者在于规模效益。
《哪些书该读?哪些地方该划线?〈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读书笔记》
第一次听说「知识密度」,着实愣了一会儿:
看一集肥皂剧要 40 分钟,看一集纪录片也是 40 分钟,但两者的知识密度完全不同。书更是如此,看一本坏书,问题不光是占用了看好书的时间,还会影响你对书的整体口味与判断能力。如果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情去看书,我就希望它里面的知识密度高一些。
《Listening is The Job》
信息太多,时间太少?是时候提升有用信息密度了。有用信息密度?嗯,我根据上面提及的「知识密度」瞎掰的,大意是,在相同时间单位内,哪个渠道带给你的有用信息更多?例如,进了两个微信群,群一八卦闲聊,群二深度探讨专业知识,那不难理解群二的有用信息密度更大。如果你理解这个想法,那么,这篇文章提及的几个方法就能帮助提升有用信息密度。比如,不能光伸手索取而不反馈信息,这样会削减分享者的热情,结果人家不分享了,你也失去了一个有用信息源。
《Putting a value on a story》
品牌溢价,其实就是品牌通过满足受众的「虚拟自我」而获得的利益吧。广告语「一颗恒久远」,让多少女孩子以为拥有一颗钻戒就等于拥有了爱情呢。但从从业者角度来说,要塑造故事,更要讲好故事。
瞎扯
-
有人说,只有最陌生的人才会经常给你打电话:快递、外卖、骗子、你老板。与此类似,只有最想赚你钱的人才会为你送上五花八门的节日祝福。有位朋友之前常常接到各种买房办证的推销电话,便在一些场合留下联系信息时便把自己的称呼「林小姐」改成了「黄小姐」。于是,但凡接到「黄小姐,您好……」的来电,便知道是谁卖了她的信息。
-
擅长尬聊算不算一种特长?如果算,那我马上给自己打上标签。很赞同 @Cxy_ego 说的,「有趣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太难的事,无聊才是常态。」 跟陌生人聊天,首先都是基于各自的身份角色聊一些无关痛痒的事情。跟人熟络起来可以是一两个小时的事,但成为交心朋友,╮(╯_╰)╭
-
一般来说,登录页支持 1Password 的 App 都不会差到哪去。而每每遇到这样的 App,仿佛都与该 App 背后的 PM 来了一次点头认可。
-
据说,国内飞常准、航班管家、航旅纵横等提供航空信息服务的 App,在日本都没有,因为日本准点率超过 99%,旅客按航班时刻表来就可以了,国内是因为空域管理复杂,航班经常延误才有这个需求。又一个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