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谁会有这么大的情怀?
唯有诗词能抚慰她的心灵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时值抗战,北平被日本占领已有将近4年之久。她的父亲已因“七七事变”随国民政府南迁,与家中断绝了音信。同年9月,其母因癌症住院,术后不久即去世。叶嘉莹便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沦陷区中,生活艰苦,幸而一应家务尚有伯母操持,叶嘉莹在读书方面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丧母的悲痛中,叶嘉莹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 叶嘉莹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深得顾随教授的赏识。
闺阁之中初学字,一遇诗词误终身
1924年7月,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家。那一年,吕碧城41岁,林徽因20岁,陆小曼21岁,萧红13岁,张爱玲3岁……那是中国文学史上奇女子辈出的“黄金时代”——襁褓中的小女孩儿可能根本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会以词坛巨擘“女先生”的身份跻身于这些传奇女子之列。
摇摇之年识字,3岁懵懂背诗,《论语》开智,四书启蒙。
可真正让叶嘉莹一瞥惊鸿再难弃的,却是一影如豆的时光里那一阕阕美妙缱绻的诗词。
谁谓河远,一苇杭之。
她此番踏上迷津,睥睨世相,一叶兰舟之上,成了那砥柱中流的摆渡人。
浩瀚斑斓的诗歌世界中,灵之来兮如云,聊逍遥兮容与。
一顾诗倾城,再顾词倾国。
15岁那年某天,叶嘉莹亲手移植了一丛竹种在自家院里。换做一般小女孩儿,恐怕要拍着手赞叹并且忍不住和同学炫耀:“我种的竹子美吧!”或“真好看呀”。
叶嘉莹拿起毛笔,不小心漏了点才情,成了一首《对窗前秋竹有感》:
记得年时花满庭,
枝梢时见度流萤。
而今花落萤飞尽,
忍向西风独自青。
对衰老毫不畏惧
2010年,叶嘉莹的丈夫去世,她用一首王安石的诗解释自己的丈夫:“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众生选众业,各有一机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她说丈夫一生不顺遂,他有自己一生无法摆脱的命运和性格,正是“此瓦不自由”,她已谅解。
如今已是鲐背之年的她,却依然工作到凌晨两点,面对衰老,面对晚年,她没有丝毫的恐惧与不甘。世纪老人,半生漂泊,最终落脚在南开大学,用母语自由地教授传承中国古典诗词,叶先生说这是她最好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