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寻找的是一个“灵魂共舞”的合伙人
梁武帝萧衍乐府诗里的莫愁女说过“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邻王。”
为什么她会这样说呢?我想她不是不喜欢富贵,而是她的富贵还不够完满。
经济上当然不用说——“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
那么她缺少的是什么呢?东邻王郎有什么让她悔不当初呢?
我想无非是精神上的“志同道合”“琴瑟和鸣”。
真正的“门当户对”,在此刻显露出了它更为深刻的内核:它不仅是家世簿上的财力相当,更是两个独立灵魂在精神维度上的同频与富足。
这精神上的富足,首先在于生命追求的同步。你所万分渴念却还是缺少的东西,你所努力耕耘却依旧贫瘠的领域,可能就是你情之所盼,心之所往。
我的一位友人,容貌出众,智力过人,当初转入我们班时一袭白裙,大眼睛水一样清澈明亮,天真无邪又怯生生的神态把所有人都惊呆了,简直是仙女般的存在。我们当时都认为她以后的郎君应当是“为人洁白皙,冉冉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一般的人物。
但事实上熟悉了才知道她家境贫寒,父母不和,家庭缺少温暖。后来嫁给了一位资质平平,但家境还算富足的男人。她对我们说,除了家庭还好以外,最主要的是看中了他们家那种温暖的氛围,结果嫁过去果然温暖和睦: 男人疼她慕她,爱她所爱,喜她所喜,俩人读书煮茶,恩恩爱爱,公婆也娇她惯她。她也享受并且珍惜这份稀缺的情感上的富足。
“家和万事兴”,在温暖和睦的基础上,事业顺利,经济富足,万事兴旺——所以她感到满意。
精神上的富足在于灵魂深处的共鸣和对等。我当初选中我的爱人,完全是跟着心之所向。说来有点好笑,他就一句深情吟唱——“我和你吻别,在寒冷的夜……”,彻底俘获了我——那泼天富贵的嗓子,那在我们家从来都没有过的音乐天分,使我稀罕得不得了,心说,就他了——再加上相貌堂堂,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这硬件没得说,最低将来的孩子有可能改变我的基因,替我达到音乐方面求之不得的高度。
果然,我喜他爱好音乐有情有趣,他慕我坚持读书喜欢创作,我体制内挣点工资,他做生意捞些外快,小日子过得不算富贵,但也平稳安逸,事事顺遂,所以觉得生动有趣,快乐满足。
精神上的富足体现为共同成长的能力与相互滋养的意愿。我的一位朋友初中毕业回家上临时工,最后悔的是没能继续读高中或者复读考个中专师范类院校,非常羡慕高水平的读书人。所以找对象的时候选了一个我们这儿最高学府毕业的高中生。他因家庭原因没能继续读大学,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担。婚后俩人共同创业,从小门市部干起,一直到大型超市,这些做得年风生水起,老家买房,市里买房,外地也买房,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的孩子全都继承了父母的优点,聪明漂亮,花见花开,人见人爱的,考的是985大学,又保的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加上财富的加持,简直是天之骄女。
所以,最完满的姻缘,莫过于在世间寻得一个既能与你“财富共营”,构筑现实堡垒;更能与你“灵魂共舞”,在精神的星空下携手漫步的伴侣。这,或许才是对莫愁女那穿越了千年的遗憾,最深刻也最温暖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