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禅心——《道德经》第一章
《道德经》
第一章
道 可道,非 常道;名 可名,非 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的禅心——《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的禅心——《道德经》第一章简释:“道”是老子证得发现的世界的本质,也可说是心性、自性的本质,也可以说是外界的一切名相,内在一切情绪,分别,念头的本质状态。
“道”之于老子,相当于佛法之于佛陀,禅之于达摩。
作为烦恼深重的凡夫,很难揣测老子的本心。虽然,吾亦强为之。
老子是属于全人类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每一位读者的心里,都有一个真理。但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真理,不变的真理呢?那只有用佛法中的“法性”,“涅槃”,“空性”,“禅”,“法身”来对照“道”的情况下,道德经才是通透无疑的。
“道”可否理解为佛法中所说的“一真法界”,“禅”,“胜义谛”,“空性”,“如来藏光明”,“法身”,及与以上所有名相之境界的“瑜伽(相应)”呢?!
如果用逆向推理的方法,那么用佛法之眼,达摩之眼——即以上佛法名相及历代高僧大德的智慧舍利,各自对般若、禅、第一义谛的言传身教,来对照道德经的话,鄙人看,道德经是完美圆满的。
也即理解了佛陀的人,才能理解老子的绝对层面——一真法界。相对层面下,每个带着自我认知局限的人,都有相对局限的理解。而老子的初心,那无名可道的状态,是未超越名相概念局限者无法到达之地。
道——宇宙本体,情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本体,时间空间本体。也可以说是本质,本初的状态。人的本初状态,凡夫是“父母未生”前与“生灭灭已”后,圣者是入“金刚喻定”、“中观根本慧定”、“住法性中”、“安住心性本面”。也就是“无常”未生前,也可以说是“无生”的状态。物的本初状态可以说是名相产生前与名相还灭后。物不自物,由识故物。暂且分别之。就像虚空中出现彩虹,虚空的本面没有彩虹,没有实有自性却可以显现各种“相”,但岂止“彩虹”?一切山河大地、金银铜铁,也不过是虚空中不同波长的虹光而已。不论看似如何坚实,最后都必定消失于虚空之中。何异于虹?只不过是时间的差别而已。时间——彭祖八百年的一生与夏虫一昼夜的一生,在他们各自的觉受中,到底哪一个更长呢?说到底,时间只是一种幻觉罢了。
“道”是全息的,“可道”是片面的局限的,有限的认知无法了解无限,就像秤无法称量虚空的道理。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杆秤,都在试图称量这个世界,但只要是凡夫,还未超越凡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的局限,就永远称不准。就像虚空,只有虚空才了知虚空。吾虽是凡夫,然亦强为之。
道可以被形容和描述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的本体,名字可以被用来称呼辨别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名是分别心的产物,即能分别的识给所分别的物创造了一个标签,加以区隔,识别。识是无常法,尘亦是无常法。以无常迁变之识流,测量无常迁变之尘境,不得真相。
没有名相,没有人,没有物,没有念头,没有时间是天地自然的本来状态。相信吗?
有了名相之名,万物产生了,也可以说分别心是万物之母。
故常保有那种无分别心的状态,来体验 禅观宇宙的本然,穿越时空刹土,回到本初。那就是圆满圣谛的圣者内证境界啊,那就是佛,那就是禅,那才是真正的“瑜伽”。佛家经论了义经典说的都是“祂”。就像一个大厨,变着花样做了七千道菜,不过为了让你认识“盐”而已。
故常有分别心,来分辨万物的差别与功用。
有分别心和无分别心这两者,都出自一个源头,只是名相不同。他们的源头也就是“道”,因为“道”是圣者的一种内证境界,是一种经验。而经验难以传递给无经验者,故对很多人来说,又可称之为“玄”。佛家称之为“禅”。
不可揣度啊,不可揣度。
“玄”是无法分辨的,当你能不再努力的去分辨,而在无分别心的状态下全然的安住体会,奇迹之门,也许并不遥远。
佛法中云: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真歇即了,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