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好的才会前进,知道差的才能成长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作者说自己的婶婶做饭特别难吃,做了好几年依然做不好住家菜,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苦了半辈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好吃,因此就算家庭条件优越了,依然不懂品鉴和烹饪。用蓑依姐姐的话来说,这和调性有关,大概类似“品位”的意思吧。
长期与时尚接触的人,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很有衣Q,《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的安迪就是个例子,一个土气女孩在时尚王国的逆袭史;在国内英语渣到不行的大男孩,把他扔到美国生活个一两年,口语水平也决不差于专业八级的老师;耳濡目染,逼着你去学会时尚,学会英语对话,慢慢成为一种调性和生活习惯。
![](https://img.haomeiwen.com/i649367/a0b07cc5c4e15b8e.jpg)
古老的祖先说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同理可证的,万变不离其宗,人总是在影响着身边的人,同时也为他人所影响着自己的行为、情绪或思想。
调性和品位这种能力的获取,和天赋有莫大关系,可可香奈儿用她与众不同的逼格,做着解放女性的事情,也就她能做好。
今天公司来了三个合作伙伴,快下班时老总把我硬拉着去吃饭,作为超无奈社交和酒桌交谈的巨蟹座,可没少折腾,一直暗示经理去跟老总说别带我去。最后还是乖乖的打了个酱油~
来者是一个富二代和她公司下的两个员工,要不是因为两个小时下来的了解,我定会认为她是傲娇小姐,人性的弱点就是这样,总是喜欢先入为主,以貌取人。
她父亲是有名的石斛老大,腰缠万贯,信仰佛教,家里从不播电视剧,每天放某个僧人的佛教音乐,兴许是耳濡目染净化了心灵,她说自己对于自己经历的各种事情不再那么介怀,释然了许多。
她说话很谦卑低调没有所谓“富二代”的那种乖戾张扬,让人很舒服,难道这是佛带给人的力量?
在我眼里,这就是调性。
也许你的生命中也或多或少出现过家里买了好几套房就唯恐天下人不知的张扬角色;或者逼着男友买了枚钻戒就满公司炫耀的奇葩女人,这也和调性有关,更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麻麻告诉我们,不要和这些人玩,呵呵。
人的五官存在不是为了封锁起来的,是要看到更多美丽的或者恶劣的事物,听到更多悦耳的或吵杂的声音,品尝更多温馨的或恐怖的食物……不能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闭关锁国的下场我们仍然历历在目。
也许我们没有绛珠仙子那般拥有神瑛侍者的庇护,更不像大雄那样有些哆啦A梦的陪伴,也许还没有星座书里年年强调的贵人辅佐……我们不是公主只能做自己的骑士,我们不是伯乐选择奔跑是唯一能努力做的坚持。
被坑多了才知道下次如何防范,车坐多了才知道最佳的回家方式是什么,人见得多了才知道最适合做朋友谈恋爱的是什么样的人。
人生,工作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