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式任务达成
大学里有形形色色的人,相较于初高中,整齐划一的校服,准时准点的课铃声,大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每个人的独特的个性都能在特定的平台得到施展,总有个舞台,能够透射你身上的光环。可惜,好像,没有舞台与我有关。不是没有光圈,不是孤立世人,只是有种感觉,像是身上的光束微微闪烁,却总也无法肆无忌惮地将它发光发热。
校园的一角能够无顾虑,专注于手头已经决定要做的事情,不在乎旁人眼光,心中没有荣辱得失,没有急切欲望,淡然从容地面对眼前的事物,真让人羡慕。心态可以决定一切,这句话没毛病,焦躁让人不安,虚无使人颓废,而若是一位艺术家,怀着过于急切和渴求的心态,是无法雕刻出精美的作品的。现实中,很多人或许都跟我一样,有种做事情的利益心。
前两天看了一场北辰青年的演讲,颇有感触。这些铺天盖地的新思想,活跃与大众视野,浇灌进人们思想中,结果大多也是过眼烟云。北辰青年将大学描述成培养螺丝钉式人才的巨型工厂,为社会上的特定岗位培养特定人才,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也是按部就班进入自己早已确定好的工作轨迹。不排除许多人,年轻时早已确定志向,但也有许多中年人,一辈子都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北辰青年组织倡导年轻人走出自己特定生活的“安全区域”,在实践中探索,做义工,去旅行,组织室外拓展等等,都是他们重要的活动形式。
演讲过程中,主讲人其中的一个观点,提到,大学生按部就班,撇开上进不说,也可能是一种病态。这点,我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对于自己的时间管理比较严格的人来说,我可以准点准时上交一切任务,可以每隔两三天固定时间上瑜伽课,早上每天六点半起床,每周二早上可以六点起床去游泳回来洗完澡再去上课,对于自己的时间安排能力也似乎挺满意。在作业和课外书面前,我永远首选作业。一直都保持一种自以为很上进刻苦的心理暗示,认为将课程任务完成,是当务之急,是当下最应该做的,看课外书多轻松,什么时候都能看。直到最近,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也开始渐渐接触论文写作时,才发现自己的任务达成式心理状态,其实是扭曲的。
校园课室楼写论文需要时间,需要做很多看起来无关紧要的探索和研究,需要查看很多文章,而部分文章对于自己的论文构思,都可能不沾边。而当我在看文章的时候,发现自己很难安下心来仔细研读,潜意识是觉得看文章不是在完成任务,所以很难集中精力。有时候自以为轻松的事,其实也很难从容完成,如果不是寒暑假,任务提交日期即使是在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后的,都还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要先把任务做完,不做完总感觉心里有块石头没有落地,就这样日复一日,结果也就只能一直被课程任务填满。
病态式任务达成 病态式任务达成要真做到如北辰青年里所说的洒脱,是不容易的。杨绛先生曾说过:“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结果却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能够洒脱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坚定内心,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病态式任务达成我的一位舍友就具备这种让我艳羡的能力。她很爱读书,床上有各种杂书,(这里稍微插上一句,其实读书的氛围很重要,不在于量更不在于书的类别,拿起一本书即使只读了三分之一,也是极好的),她不怎么学习所谓的大学课本,但平时要上交的作业和考试当然是会完成,但她不怎么在乎大学的绩点,她的生活,以看书 看视频 出去外面玩,去各种咖啡厅为主,也许,她的课程内容,记得没有勤奋刻苦的人熟,成绩也没有名列前茅,但当她在做演讲,小组讨论和做社团活动时,却展现出平时隐藏得沉稳低调的惊人魅力。她可以严谨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丰富的观点,在人际关系处理以及相关幻灯片制作网页制作等方面也得心应手。
这不是说刻苦扎实学习不好,但内心的从容很重要。课外内容的完成和课外社会技能和个人兴趣的培养也应该并重发展。拿大学一些课程来说,我经常会面临两难抉择,自己认为一些课程真的没有用处或是不感兴趣,却又无法果断割舍因为它关系到我的绩点,对于我以后的发展有影响的绩点,相比这些课程,也许其他一些职场技能的培养,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更加有帮助,但舍弃很难,唯一能做的,就只是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完成好自己决定做的每件事情。
事实上,将课内和课外活动拿捏得恰到好处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具体的内容,我下次再分享吧。(这次一不留神,啰嗦一大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