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大脑的最好方法
最近,语文听写考试女儿有很多字词不会写,老师找到我,让我关注下。我就在想,这刚学字的孩子,都是拍照记忆,只记得住字的样子,不了解字背后的意思,要记住且写对,确实很难。
为何记不住,这首先要明白“人为何容易忘记?”。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明了“遗忘曲线”,具体如下:
从图中你会发现,新知识学后前4个小时不复习将会遗忘50%内容,如果1天内不复习则会遗忘75%,2天内不复习则有接近80%内容遗忘。因此,遗忘曲线很好的证明了人学习后容易忘的原因了。
为了解决这个人类共性问题,《考试脑科学》提出,我们可以从时间、数量、方法三个维度来入手。
在时间上,我们要把读书分成预习、学习、复习三部分,每部分的时间安排各不相同。建议预习安排总时间的1/4,学习安排1,而复习安排4。
在数量上,我们要做计划,不要一股脑学习太多的知识,而是每天安排2-3页内容,这个学习量是自己踮踮脚就能够得着的难度。这个也是《认知觉醒》中提到的拉伸区。
在方法上,使用反复记忆能降低我们的忘记知识的速度。反复记忆也有诀窍,这里要考虑时机、内容和输出三个方面。
先来说时机。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我们不难发现,记忆遗忘是有时间节点的,潜在记忆保存时间只有1个月的时间。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月内利用分类和五感不断刺激海马体,重点在1天、2天、2周、1个月四个时间节点来反复记忆效果最佳。
接着说内容。我们复习的内容每次都要选择一样的内容,这样不会给大脑造成“知识干扰”,记忆效果更佳。
最后说输出。人类的学习分成输入和输出两个步骤,读书、认字是输入,而听写、测试、做练习、讲书是输出。只有经过反复输出,知识才更容易经过海马体,形成长期记忆。
举个例子,一群学生记忆40个单词。第一次测试,学生有部分写对了,部分写错了。老师把学生分成了四组,采用不同方式学习,却发现了不一样的结果。第一组,40个单词全部重学,全部重新测试;第二组,40个单词中只挑选测试出错的进行重新学习,但是全部重新测试;第三组,40个单词全部重学,但是只测试出错的单词;第四组,40个单词中只挑选测试出错的进行重新学习,也只测试出错的单词。结果,1个月后再测试,第一组和第二组人均80分,第三组和第四组人均40分。
可见,要想有效记忆,复习的时机、内容、输出方式一个都不能少。
解决女儿认字记不住的问题,我终于想到了好办法。我找来了一本给女儿刚买的新书《中国汉字是画出来的》,这里记录了243个汉字。我让女儿在书的目录标记好,每天认识五个字的计划安排,认字的目标要达到:会认、会写、会用。因此,每个字每学习一次,即要包含读(输入),也要一听就能写出字词(输出)。复习周期为1天、2天、1周、1个月,每次听写正确后,即在封面字旁打个勾,等到四个勾画齐,则说明该字已经通过了海马体,进入了大脑皮质,形成了长期记忆。
反复、反复、再反复,这就是“欺骗”大脑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