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門《九医真经》-小儿感冒篇之内热篇(第一堂课1/3)
第三阶段:风热感冒阶段
病症特征:流浓黄鼻涕、身体发热;口干舌燥、心烦意乱;喉咙肿痛;痰多且痰液的颜色通常都是黄色或者是黑色的;舌红苔黄而干燥;头痛,身不痛。手背发热,掌心有微汗,脉象则是出现数脉或者是洪脉的情况,也就是说脉搏的速度比正常时候要快;便秘或者干结、小便发黄。甚至吐血衄血,都是热像。
关键词:黄清涕 黄痰 口干舌燥 舌红苔黄干燥 小便黄 头痛身不痛
方法一:石膏大米汤——我推崇备至的退烧方
30g生石膏+一把大米或者粳米
生石膏性温寒,用米还中和一部分药性,同时护理脾胃。
熬粥煮熟后直接喝上面的米汤,可以多放点水,开锅后小火熬。石膏是不能吃的。热乎乎的让孩子趁热吃,大概1-2小碗,这个药对烧到39度的时候用效果是很好的,降温的速度慢而稳定。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就会把温度稳定住,不会上升,而且手脚开始暖和,一个小时降温0.1-0.2,大约6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恢复到正常体温状态,而且不会反复发热。这期间不会有大汗淋漓的情况,孩子在睡梦中就度过了这漫长的退烧历程。我知道有很多家长会嫌麻烦,也许就选择美林退烧了,可是你们应该也知道,用美林的后果是什么,烧退的快,一个小时就退烧了,但是过了几个小时又烧,反复的也快,孩子被折腾的出汗很严重,手脚发粘,睡觉也不得安详,家长也许更遭罪。
所以这是我最推崇备至的退烧方法,有孩子的家里应该常备生石膏,话已至此,何去何从,自己选择吧。
其实,发烧对人体还有好处的。所以不要着急,急急忙忙退烧,烧一会没啥事,观察。
用现代医学解释可能更容易理解。发烧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烧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有所提高,而且发烧时可以抑制某些致病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这些变化均有利于消灭致病因素,促进疾病的好转。这是现代医学讲的道理,确实很有说服力。我们讲中医,但是并不排斥西医。民国我们有一个著名的不得了的医生,叫张锡纯。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式人物。他写过一本书,叫《医学衷中参西录》,可以把西药当作中药里的一个方剂使用,并能归纳出西药的寒热属性,着实是了不起。
而且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孩子每生一次病,病好后就好像长大了,突然间更懂事了。为什么呢?留给家长们自己思考。这块我们不多探讨,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