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

《学生老丁》序

2018-03-06  本文已影响0人  孔孟之乡
图源网络

  读到任松筠先生的文字,是近两年的事。开始有些惊讶,之后渐渐地喜欢开来,并想到民间真是博大,可以藏龙卧虎。

  任先生一九五七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便被分配到济宁任教,勤勤恳恳又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他的教师生涯。如果不是网络,他退休后的这些文字也会与他的人生一样,寂寥而又孤独。好在网络为民间的杰出人士打开了一扇门,让真正的金子不至于终老长埋尘埃里。任先生是在七十五岁上在新浪网建立了以“任英华”为名的博客,十年间,发诗文数十万字、二百余篇(首),阅读量已近二十四万人次。现在虽已八十五岁高龄,其思维的敏捷与文字的磅礴与老辣、幽默与深刻,都是主流文字难以匹敌的。

  《学生老丁》是任先生文字中的一个中篇小说,虽然只有两万五千字,却有着独特的意义。这种独特的意义,主要在于小说于中国当代文学中成功地塑造出了“学生老丁”这个形象,艺术地集中地又真实与深刻地记录与描绘了中国上个世纪的“文化大革命”。读任先生的《学生老丁》,其结构与行文、人物的典型性与丰富性等,会让人想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阿Q与老丁分别代表了两个所谓的“革命”年代。

  对于那个十年浩劫,我们越来越讳莫如深了,以至当下的青年人会对那时的“疯狂”当作外星人的“天方夜谭”。巴金先生建立文革纪念馆的提议,也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更是无人问津。产生过马克思的德意志这个民族,只所以能够出现多如星云的思想家,是因为这个民族有着反思反省的能力。我们如果连承认发生并如实告诉后人的勇气都没有,我们怎么可能去防止这类罪恶的死灰复燃?但是,有良知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会将这些被遮蔽的历史真相,努力地记载记述下来,甚至是揭露揭发出来,为我们也为后人清醒的认知,留存点点照亮黑暗的火种。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任松筠先生在古稀之年,处于最底层知识分子的俭与陋的生活中,却能物我两忘,耗费心血,留下跳动着历史脉搏的文字,其情其诚,匡世益人。他在缀于小说后面的《读罢掩卷闻问声(启示录)》中,这样发问:“人罪是怎样炼成的?你受过恨的教育吗?精神的绞刑是怎样执行的?你读过诛心律吗?人性是怎样萎缩的?阶级性是怎样癌变的?你见过私设公堂遍设牢房吗?理智是怎样衰减的?残暴是怎样裂变的?你摊上过造神运动吗?”阶级性的癌变,人性的异化,精神的绞刑,以及这些之前之上的造神的运动——任松筠先生怀着对于社会与国家的挚爱,清醒地又勇敢地站在思想的前沿,思索、发声、尽责,让我感动与自省。

  鲁迅先生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从没见过任先生,却见过他的热爱文化的女儿,小小瘦瘦的,我想任先生肯定不是那种有着高大形象的人吧?有一次视频,看到了他那俭朴的家,连地板都还是已被踩出了好些疤痕的水泥地。这样一个物质生活清苦却有着丰富精神世界的普通的退休教师,不正是鲁迅先生所赞颂的民族的脊梁吗?

  作者简介:

  李木生,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讲师团成员。写过300万字的散文与300多首诗,所写散文百余篇次入选各种选本,曾获冰心散文奖,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首届泰山文艺奖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