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寒夜星光1
天气预报早就发出过大雪黄色预警,东北地区将迎来10年来最猛的一场雪。
“天气预报还真准哈,这雪够大的啊!”冬子和强子夫妻俩站在五楼家中望着窗外。
风卷着雪花,楼前的景观树都戴上重重的雪冠,树枝上挂满了厚厚的冰钻,那是因为开始下的是小雨,随着气温降低,树枝上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衣,后来冰衣越挂越厚,细弱的枝条被压得呲牙瞪眼,就差没趴下来了。
小区里的路道已完全埋在雪里,偶有几辆车通过,司机开得很慢,能清楚地看到车碾过后留下的深深的车辙,应该有一尺深。几个出入小区的人深一脚、浅一脚地顶风冒雪前行。
“媳妇儿,雪这么大,今晚应该不会发车了吧,太危险!”强子望着窗外白茫茫一片,忧心忡忡。
“不一定,我刚才打电话问了,大客司机正在装防滑链,如果晚上7点前雪能停,就照常发车。”冬子在收拾东西,做好了走的准备。
这大客是商贩们到省城服装批发大市场进货的固定包车,每个周六晚上固定发车。
大客晚上8点准时出发,行路约7个小时,于第二天凌晨3点到达目的地,批发大市场早晨5点开门纳客。
傍晚时分,雪渐渐地小了,风也刮累了,看这架式晚上大客一定能发车。
“叮铃…..铃…..”冬子接了电话。“好的,我一个人。知道了,我7:30准时到影剧院门口坐车,发心吧,我一定准时。”打电话的是大客司机,他在确定当晚坐车的人数。
全家人早早地吃了晚饭,强子要和儿子一起去送她,冬子这是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到省城进货。
冬子是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认识她的人不少。这好好的老师怎么当起商贩了呢?
冬子的丈夫强子,本来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后来看见周围的朋友都纷纷“下海”,还听说有个朋友在海滩养蛤,一年就赚了100万,强子真地眼红了。“这钱来的快呀,够我一辈子挣的了。”强子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人。
“我这一辈子不能就这么样混,人这一辈子不闯一把,死也不甘心。”强子心意已决,坚持要“停薪留职”。
冬子把家里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又向亲戚朋友借了20万。在2001年的当时拿出30万,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个天文数字。
俗话说:“打鱼放蚕闹大悬”,意思就是说搞海上养殖和放蚕都是要靠天吃饭的,风险太大。那年恰逢高温,强子和朋友投的蛤苗几天间全部暴亡,承包的海滩在短短几天内就“臭滩”了,投资血本无归。
强子的合伙人挪了公款,堵不上窟窿,跳楼自杀了。强子精神受了巨大的刺激,整个人抑郁了,一个好端端的家瞬间风雨飘摇。
“那是我一生中的最低谷,事业寒冬差不点把我冻死,多亏俺媳妇给了一束星光啊。”强子现在经常回忆那一段日子。
冬子爸爸在步行街有个门市房,一直以来都在出租。那两年,网购刚刚兴起,实体店生意受到严重冲击,房租一降再降,最后降到一年2万还是不好出租。
“爸,你租给我吧,我想开个店,挣点钱把饥荒还还。”冬子觉得开个服装店风险还是可控的。
“冬子有经商头脑,从小家里有个好东好西要卖,交给她你就放心,保准她能给你卖出去。”冬子妈妈在世的时候经常在人眼前夸她。
“想干就干吧,房租我也不要,等你发了财再还我。”爸爸理解女儿。就这样,经过简单的装修,万事俱备,只欠进货这个“东风”了。
卖什么?到哪里进货?怎么进货?冬子心里真没什么谱。听说和她关系不错的一个小老板要关店,冬子向她取经。根据她的建议,冬子需要坐大客去省城服装批发大市场进货。
当地人有个习俗,过年都要买新衣服。除夕晚上,一家大人孩子,从里到外都换上新的,预示辞旧迎新,来年好运气。
冬子非常清楚:眼下是冬至时节,人们都愿在冬、腊这两个月把新衣置办齐全,所以这两个月也是商家最挣钱的黄金月,可谓“一年之计在冬、腊月”。
爸爸打来电话劝她别去,姐姐也打来电话劝她别冒风险。“机不可失,除非天上下刀子,今晚我必须去。”冬子拒绝了所有人的劝阻,决定坐大客去省城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