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罗胖60s

网络互喷最后是谁赢了?-罗胖0204

2018-02-05  本文已影响62人  小雨读书写作

大家好,今天是小雨死磕罗胖60s第12天,请大家监督,更欢迎大家来讨论。

看点:善于恶的边界在哪里?

[今日感悟]

1.又见边界问题,绝对的事情本身就不太靠谱。

2.规矩的边界很清晰(所谓规矩就是有分寸、懂规矩、能自控);而善恶的边界很模糊。

3.媒体都是为了流量,所以互喷双方在流量上都赢了,博得了眼球、赢得了关注。

4.对于网络的资源,要学会判断真伪、判断价值。

5.利用名人名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可信。给我的启示是多记录金句。

[套路分析]

应用范围:评论事实

1.现象:最新的现象(媒体圈制造话题蹭流量,评论也蹭流量)

2.对比:传统(善就是站在恶的对立面)VS现在(边界模糊+例子)

3.引发思考:引用别人的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不是恶的对立形式,善是对恶的谨慎。)。

[一句话小结]

善恶的边界并不清晰:善不是恶的对立形式,善是对恶的谨慎。

[原文]罗胖60秒:善与恶的边界

1. 最近媒体界发生了一些事,具体的就不说了。

但是大逻辑是共通的,就是有人说了很不合适的话,目的是为了蹭流量,然后就招来了口诛笔伐,骂他蹭流量。

2. 但是冷眼旁观的人说,你们骂得这么难听,难道不也是为了蹭流量?

我不评价这些事本身的是非,但是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在传统社会,善和恶是对峙的,是二分的。做一个好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站在恶的对立面。

3. 但是,现在社会恐怕就不这么简单了。有一部分善恶的边界开始模糊,实现善恶的方式反倒变得特别重要了。

比如说在微博上,犯错的人的那些错,在我看来往往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追着骂的人的那副嘴脸倒是难看得很。

4. 借用法学家王人博老师的一句话来描述这种感受吧。他说:“善不是恶的对立形式,善是对恶的谨慎。”

链接文章 罗胖60秒:规矩的边界

1. 和一位老师聊天,说起他们单位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他自己是学校的领导,有独立的办公室。这几年反腐倡廉,他这个级别的领导,办公室规定的面积是24平米。

2. 他的办公室面积多了一点,多了多少呢?不到一平米。怎么办呢?单位派人在他的某一面墙边,贴着墙又砌了一道墙。这下好了,正好24平米。

3. 刚听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形式主义怎么能荒唐到这个地步呢?劳民伤财,就为了这么零点几平米。那位老师说,刚开始,我也是这个反应,甚至觉得很愤怒。

4. 但是后来,他的一位领导说,得了,别生气了,这道墙就是在告诉你,任何规矩都有边界,规矩越严肃,边界就越是一步都不能让。

砌一堵墙才花多少钱,如果这堵墙能提醒你权力的边界,那就值了。领导说得有道理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