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节/節
中国人节日的概念,是根据天地的
运行规律来的。
五日为一候,每月前三候称一节,
后三候称一气,一节一气为一月。
三月一季,四季一年。
即一年分四季,十二月,十二节,
十二气,合称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现代天文学对应于黄道每15度为一节。
故而,讲到节,都和天气,时令,
物候有关,比如季节,时节,节令,
气节等等。
节的核心所表达的,是自然的运作
规律及其对生命的作用,是中国人
认识自然规律及其作用的知识体系。
自然界,最能体现节的意义的,是竹。
可以讲,竹是节的应化之物。不刚不柔,
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
竹是自然界的交响乐章,中国人把
音乐,叫做丝竹之声。记载知识,叫
竹书,竹简。
由于节体现的是自然规律,万事
万物都受其影响控制,故节者,
制度之名,节止之义。
所谓节制,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
不可肆意妄为。
出于对上天和自然的敬畏,节
变成了一种信物。
皇帝赐给臣子的信物,叫符节,
奉天承运之代表。
代表皇帝出使的人,叫使节,奉
天子之命来办事的。
苏武牧羊,不失其节,体现的是对
天子的忠诚,使命的牢记。
故后世之人,讲节操,持名节,忠
臣义士讲气节,无不体现中国人对
自然的敬畏,对天命的认知。
可以讲,节是自然的交响曲。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谓之和乐。
乐和则应节。
易,上兑下坎,谓之水泽节。
意喻大泽之中,顺天应时,万物
滋生。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从二十四
节气和阴阳术数转化而来。
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清明节,冬至节。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已节,
五月五,端午节,七月七,七巧节,
九月九,重阳节
皆来自阴阳五行术数。
所以,中国的节日,是中华文化的
高度浓缩,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
敬畏,对天命的认知,以及人天合
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是自然
与人文的高度统一。
故而,黄帝内经讲养生之道,
首重食饮有节,即饮食要使自身
神气的运行状态与自然规律相配
合,才能尽其天年。
节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艺术。有人讲,
中国人过节,讲究吃吃喝喝,是农
耕时代物质匮乏的表现,而西洋人
过节,讲究的是爱,是精神的追求,
此论大谬。
西洋的节日,大都出乎宗教,比如
圣诞节,或人为的臆想,比如情人
节,取意都好,只是都与自然无关,
可见西方的精神,离天道日远。
中国人的节,其内核是科学。
西洋人的节,其核心是宗教。
中国人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