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小栈凡人闲文!傅申1980。《正能量大讲堂》

一本高级的书

2022-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高嘉慕

          3月7号,我分享了“我学习《金刚经》的心路历程”。我说:有三本书自从我捧在手里之后,就一直放在离我最近的地方,我随时捧起,翻阅、学习、“请教”,它们是《金刚经》、《道德经》、《僧侣与哲学家》 。其实,我说的“近”不仅指的是空间距离,更是心灵距离。

        今天我想说说《僧侣与哲学家》带给了什么。

----《僧侣与哲学家》是讲什么的?           

      《僧侣与哲学家》这本书记录了一对父子的对话,这是一位佛教僧侣与一位哲学家之间的对话。下面我就引用这本书封面上的文字对这对父子进行介绍:

        父亲(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法兰西学院院士,1924年生,哲学教授,政治评论家。

        儿子(佛教僧侣):马修·理查德,生于1946年,曾为巴黎巴斯特学院分子生物博士。1972年移居印度向佛教大师们学习,二十多年来(“对话”时间是1996年5月,本书在国内第一次出版是2014年)过着佛教僧侣的生活。

        本书翻译:赖生川。

----为什么是这么简单的介绍?

        就我的学识及修养水平,尚不具备全面评价这本书的能力。即使我在四年内逐字逐句的读了两遍,我仍然只能这样表达: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书(我说的是书,不包括“经”),我只能用“高级”二字形容。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奢侈”感,越读越懂得谦卑,越读越不想读完,就像挽留一种“舍不得的”。

----我学到了什么或者我收获了什么?

        这么“高级”的书,不是我一遍两遍能真正或全部读懂的,现阶段,我读懂了“如何获得一颗宽广而平静的心”。

        **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情?是什么让我的心情不能平静?是负面情绪。

      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是欲望、骄傲、嫉妒、恐惧等念头,这些念头会使人冲动,使人想要去控制、去占有,甚至去毁灭,从而获得短暂的满足感,当这种“短暂的满足感”逝去后,便是不安、焦虑以及新滋生的欲望、再产生的恐惧......,形成一种“被捆绑的情绪”,就是被欲望、骄傲、嫉妒、恐惧等念头捆绑的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无法形成正向的激励力量,内心难以获得长久的平静和喜悦。

        **如何获得一颗宽广而平静的心?就是让“被捆绑的情绪”解脱、消融。

        情绪被捆绑的根源是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念头和观念。如”僧侣“所说:“没有办法阻止我们随时掉进这些平常熟悉的陷阱--得与失、享受与痛苦、称赞与指责、出名与平凡-—面对这些,我们是多么的无助......但每一刹那我们都成为自己负面情绪的牺牲品”。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内在的转化,也就是开启心灵之路。心灵之路就是通过自省和反思,真正的认识到:那些捆绑情绪的念头,即使能够实现“短暂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就像天上飘动的云一样虚幻。金钱和权势无法带来长久的幸福,嫉妒和骄慢更是在侵蚀内心的喜悦感。

        心灵之路,就是我们的平静和喜悦,不需要通过外物来实现,就是不偏执、不过激,就是我们的心不被欲望奴役。而真正的平静和喜悦,是将自己的快乐与他人的快乐连接在一起,慈悲、爱、利他,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有意义的人生才是真正快乐的源泉,才会拥有一颗自由、快乐、宽广的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