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从前的你,一定不会喜欢现在的你
总有一天,你身上的棱角会被世界磨平,你会拔掉身上的刺,你会学着对讨厌的人微笑,你会成为一个不动声色的人。
你还记得从前的你吗?
开心时就大笑,难过时就大哭,大大咧咧,从不遮遮掩掩。
在店里看到好看的衣服,就算迎着店员的冷眼,也会在试了一件又一件后,故意说钱没带够,然后傲娇的走出店门,气得店员七窍生烟;会因为上课时老师写错了一个字,当场就举手指出;还会为了等街边的糖炒栗子,排半个多小时的长队,然后心满意足的在街边大快朵颐……
可是后来啊,时光渐远,你在人生这条路上行走,看了很多的风景,旁观了很多故事,有的人来,也有人离开,你不得不被命运手把手教着成长。明明看起来才20岁出头的样子,内心却沧桑得像个老奶奶。
如果说这就是成长,你有没有过那么一些后悔?
如果说这就是成长,你有没有过那么一些怀念?
如果说这就是成长,你有没有过那么一些无措?
其实人啊就是这样,小的时候明明天天都那么无忧无虑,却又偏偏渴望着长大,变成大人。等终于成为了大人,能够自己决定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生活时,却又开始怀念小时候的无忧无虑。
如果小说里的时空隧道真的存在,我也好想写一封信给从前的那个自己:
平日里不要那么孤僻,要和同学们多交谈;有什么不会的题,一定要多问老师,不要担心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学校里发生的事要多和父母说,不要受了委屈还一个人憋在心里;高三的时候,拜托你再多用些功,考个好大学……
实在是有太多的话要说,感觉要说的每一件事情都很重要,所以想把所有的遗憾都写下来,希望从前的自己能够一一弥补。
可是……可能吗?
你明明也很清楚,人生一路向前,没有回头。
所以你开始顺应这个时代。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吗?如果你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么你就改变你自己。
于是你开始收起你大大咧咧的性子,学着谨言慎行,学着小心翼翼维护着人与人之间那点可伶的关系。然后你再也不会与他人分享你的喜悦,因为你不确定她是否是真的发自内心恭喜你。当然你也不会与人诉说你的痛苦,因为你怕将来会被别人把这痛苦化为利器来刺伤你。
后来呢?对喜欢的人你不再勇敢,因为害怕被拒绝,因为害怕成为笑柄。就连对喜欢的东西,首先你都是去衡量它的价值。以你现在的经济条件,值不值得买?为什么要买?买了之后,这个月会不会吃土?
你看,在不知不觉中,你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你喜欢吗?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如果是从前的你,一定不会喜欢现在你。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次上语文课,我们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用我们的话来说,大概就是杜甫“痴恋”李白,而李白示爱孟浩然。
我在网上搜“杜甫李白”,出现的是这样的(╭☞•́⍛•̀)╭☞
如果是从前的你,一定不会喜欢现在的你其实如果不站在历史研究的专业角度上看,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理解。
但凡了解杜甫风格的,应该都知道,他的诗词大多沉郁顿挫,有忧国忧民的大家风范,而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词风瑰丽绚烂,其本身也是一个自由洒脱之人。
所以从性格上,就已经决定了杜甫对李白会有好感,而李白却不一定会待见杜甫。
因为一般心中有远方的人,他的征程就只会是星辰大海,什么事都放得下,什么事都扰不了。可是杜甫呢?家国,天下,黎民百姓,全都装在他的心里,压在他的肩上,他忧的太多,放不下的太多。
而往往什么都放不下,被责任羁绊的人,就会羡慕那些洒脱自在的人。
可洒脱自在的人呢?他们一向都在追求自由,所以他们只会更亲近那些和他们有一样追求的人。
又或者说你有没有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家里的老人都会很喜欢小孩子,无论他怎么撒泼,怎么闹腾,老人也能够包容他,但小孩子一般却不怎么喜欢和老人一起玩儿。
如果杜甫是老人的话,那么李白就是小孩子。
而从前的你是李白的话,那么现在的你就是杜甫。
如果是从前的你,一定不会喜欢现在你。
(PS:第一张图片来源于金浩森微博,第二张图片来源于网络截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