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记事
转眼间,2018年只剩俩月了,孩子也不知不觉间长大了。越来越发觉孩子大了不好带了,不能随便哄一哄,唱个歌,编个故事就行。她会提条件,提要求,会追问为什么,更多时候她会把自己看过的、听过的话语适时表达出来,着实令人吃惊。
关于讲故事
我很喜欢【凯叔讲故事】的理念——无故事不童年,并奉为真理。小时候,母亲就经常讲故事给我们听。那时,我们围坐在一起,母亲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通常她手里还忙着未完的活计。每每想起这些场景,就觉得有一种温馨的家的味道萦绕心头,久久不散。所以,我也很希望带给女儿这种体验,让她的童年因故事而更加丰满、快乐。
刚开始,在她几个月的时候,我和家人就试着读小绘本给她听,她很喜欢,小小的手欢喜地扒拉着书,似懂非懂地看那些图画。八九个月的时候,她会说一些简单的词,也会准确地从一堆书中挑出我们指定的几本。我很高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买些幼儿书籍读给她听。大部分时候,我读我的,她听她的,相安无事。但也有不愉快的时候——当然是她长大了些,有自己的主意了。
第一条,她想听的时候就必须要讲,不然她就缠着你,“给我讲讲吧,讲讲吧”,直到你妥协为止。
第二条,她想听哪个故事就必须讲哪个,哪怕已经讲了上百遍。
第三条,在你故事讲第一遍的时候加的动作,以后每次讲都要加上。
比如武松打虎,为了更形象地表达出老虎的可怕以及猛扑武松时张开的血盆大口,我张开大嘴扑向她。为了表现出武松的临危不惧和迅捷的应变能力,我拿了一根笔当做哨棒,抵住大张的“虎口”。于是,后来每次讲这个故事,都要表演一番:我扮一回老虎扑她,她拿“哨棒”抵住我,然后她再扮一回老虎扑我,我拿“哨棒”抵住她。如此,方才圆满。
也许正是这些故事的熏陶,现在的她时不时冒出“金句”,有时让我大跌眼镜,有时又让我倍感暖心。
吃到好吃的东西,她会由衷赞叹“真是美味啊”,闻到难闻的气味又会吐槽“真恶心”,戴上不知道从哪里找的一条链子会开心地炫耀“我美美的”。每天到街上接我下班回家,待我走下车,就一下扑到我怀里,撒娇地叫妈妈。晚上一起坐在庭院看星星,她会说,我要飞上去,把星星摘下来放到你手里。当我粗心做错了事,母亲、姐姐都职责我,她会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她们都说你,我可不说你。
关于吃喝拉撒
由于很小她就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所以在尿裤子、尿床这方面还比较让人省心。说真的,纸尿裤我都买的很少,只在她快一周岁的时候用了一个冬天。虽然夜里把尿很折腾,但一路走来也习惯了,回头看看还挺知足的。尤其现在,她能安安稳稳睡一宿,我更是欣喜。
吃,就比较挑了。红豆面包,只吃红豆,面包扔得到处都是。青菜,看心情,高兴了什么都吃,不高兴就是有丁点菜叶也能给你吐出来。偏爱面条。一般吃面条都能好好吃大半碗。可能是受我影响,喜食酸甜的食物,比如葡萄干、山楂。
住。由于没有自己的房子,我们一直打游击战。主战场是姥姥家,偶尔转移阵地到奶奶家。虽然是流动人员,但是并不影响孩子乐观的心态。姥姥家房子坐西朝东,略显破旧,没有几间房,灰暗阴冷,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对此我有着深深的眷恋。即便春暖夏来,炕上、床上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蝎子,即便我被蛰过好几次,每次都疼几个小时,我依然习惯住在这儿。自然而然,女儿也跟我住在这儿的时间长一些,小的时候她比较粘我,现在没有我陪伴她也能安然睡一晚上——毕竟长大了些。我还是很盼望的,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她会更有归属感,当然我也是。
关于成长
很高兴女儿长大了,视频的时候甚至能正常聊天、搭话。她还是个勤劳的小姑娘,喜欢帮姥姥、帮我做些事,比如拿些东西,搬个板凳什么的。每次做完了,都要炫耀一番,我们作势夸奖一下,她便更加勤快,事事都要抢着做。我总是会暗戳戳地想,长大了也这么勤快就好了。
偶尔翻看她以前的照片,不由感叹孩子真是长得快啊。现在已经有93厘米高,26斤重,算比较匀称的。虽然头发还是稀稀疏疏,卷卷的不服帖,但还好比小时候长多了,密多了(自我安慰吧)。她已经不需要我时刻陪着,和同龄的小伙伴玩儿的热火朝天,我倒生出几分失落。
她不再是离开我就哇哇大哭的小肉团,也不是我上个厕所都要缠着我的鼻涕虫,她已经长大了,我不再是她的全部。如同雏鹰,已经开始学着找寻自己的世界了。
也许,用不了多久,她就要离开家,独自飞翔,闯荡江湖了。
我呢?只能默默祈祷,默默守候,默默打造一个温暖的避风港,等她倦了累了回家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