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

2018-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让芝麻飞_b188

看完山下英子(日)的《断舍离》后,我发现最近自己经历的事情也许就是在断舍离。

断·舍·离
每天凌晨12点下班,早上10点上班。我却在重复做一件事情:晚上回家必须洗澡,早上起来坚持洗衣服。正是因为有的时候坚持了,有的时候没有做到,才让我体会到了两者的差别。

整本书分为5部分讲解,我从5W1H的纬度,给各位分享我的见解。

WHAT:

断:切断一些不需要的东西进入居所;

舍:舍掉一些我不要用的东西;

离:脱离执念,最终强化了与自我的关系,提高了自我肯定感。

WHY

个人认为:断舍离最重要的是无法舍。舍往往会考虑东西的纪念意义、也许我还用得上、个人情怀(浪费,可惜)等。如果真的想要做好,我想应该从当下出发,还不是考虑过去和将来。往往很多时候就是迈不出那一步导致它的存在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舍?我有时很喜欢打扫卫生,也许这就是舍的真谛。物品分类放置,把当下不需要的扔掉,然后进行扫除,最终带给我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这也许就是真正的有舍必有得,敢舍才会有得。舍的是一些物品,得到了确是一种情怀。

WHERE

看完本书,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空间和住宿需要做到断舍离,因为工作和生活占用了我80%以上的时间。书中也提到了二八法则:20%的物品可以满足80%的需要。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追求20%的需要而去储存80%不即用的物品。断舍离的对象应该是我们的日常需要。

WHEN

那么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做断舍离呢?我也经历过,有的时候做一件事情,明明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确在有限的时间里安排了过多的事情。导致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没得到。最后累了自己,输给了心志。很长时间又陷入了不去整理的怪圈。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书中提到了我们应该从一个点出发做到极致,然后带给的感觉会使得我们继续做下去,从而形成了一种自动的行为。

WHO

既然断舍离是使人达到一种美妙的状态,我认为它适合于每一个当下的人。正如书中所说并不是心态去改变的行动,而是行动使得心态发生了变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去清理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未经别人的允许清理掉了他人的东西。

HOW

1.从一件小事做起;

2.从丢掉开始;

3.从“每次主义”开始,减少不必要的屯积;

4.自立、自由、自在的法则。

在这里我比较喜欢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试着使用高于自我形象的物品。也许刚开始不适应、会觉得与自己的身份不匹配,但是久而久之,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自我形象。如平淡的生活中也需要适当的仪式感。

生活也许就在进行断舍离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好。

书中金句:

1.选择和当下的自己相称的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不再需要收拾了!

2.先诊断出物品从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后通过筛选物品的行动,实现自我完善,这就是断舍离的精髓。

3.筛选物品的同时,你会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4.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让整个社会的物品都能各得其所。

5.除掉废物、垃圾、灰尘,就能彻底除掉停滞运与腐败运。

6.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

7.选择物品的窍门,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这一点必须铭刻于心。

8.在断舍离里,“扫除”分为收拾,整理,以及表现为扫、擦、刷的打扫。

9.你舍不得扔掉的东西,是不是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一个半月都派不上用场呢?

10.扔掉多余的信息,就能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11.物品是一面能够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

12.只集中于一点做到完美,就能不知不觉的打开收拾的突破口。

13.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时,要说“请收下”,不能说“给你”。

14.不断地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混乱。

15.通过限制总量,更加严格的筛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品位。

16.如果只能靠本事与物品打交道,物品就只会有增无减,关键词是“每次”。

17.所谓断舍离,就是训练自己成为能够信赖的自己,最终彻底脱离“没法收拾的自己”!

18.物品是自身的投影,既然如此,物品既棒有新鲜是最重要的。

断·舍·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