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佳作|《孔子,人生不苦旅》:原来他是这样的“至圣先师”
文|驿路奇奇
书封面中国知识分子,受儒家思想影响者不在少数,大抵认为孔子是千秋万代景仰的“正宗”,可你真的了解这个金句频出的“圣人”吗?他的学说是否仅仅凭借他一个人之力、凭借周游列国的举动,就被广泛认可了呢?《孔子,人生不苦旅》这本书带你走进一个真实的孔子,触摸“至圣先师”和他的学生们那些鲜为人知的过往。
屈子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求索。”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你有没有想过这条“路”是什么路?这个“道”又是什么道?中国人讲究追根溯源,华夏文明虽说绵延了千年,可若论学问,谈及德行、政事、言语、文学,恐怕孔子算是把他们分门别类传授的第一人了。
这条路,这个道,笼统来说是儒学,具体来看,或因情境而有所改变,从道德表率到为官之道,从辩论之才到文采飞扬,可以说中国文人“入世”"出世”间的那点门道,都能从中找到参照。
书封底他到底是谁?
那么这个名叫孔子的老先生到底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犹记,年少时语文课本告诉我们:“孔子,名丘,字仲尼。《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一本合集。"
那个时候我们除了会背诵几句”子曰“起始的句子,知道他们的含义,恐怕再无其它。
再长大一点,接触了历史,对他的了解相对深入些,知道了他学说中一些经典的思想,比如:有教无类。知道了他曾编纂《诗》《书》《礼》《春秋》,知道了他曾问道于孔子。
可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孔子身世的秘密,他是个落魄的贵族,处境尴尬,母亲独自一人把他抚养成人,他曾经最不屑的就是《周礼》,可日后这本书却给予他无限灵感,成为其创立学说的基础。
我们还看到,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受欢迎,在政坛他处处碰壁,学术传播受阻,要不是学生们的帮衬,他的周游之路将“履步为艰”。很显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看,孔子算是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学者。
当然,他也有可爱的一面,比如处处保持吃货潜质:食物过期了,颜色不对、味道不对、火候不对、季节不对,通通不吃,肉切得不好不吃。佐料放的不恰当不吃……诸如此类,可爱到较真的地步。
这样看,这个孔子,比我们想象的接地气,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也曾被嫌弃,也曾孤独无助。
书内页他爱的学生只有颜回吗?
传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说法或许有些夸张,但他老人家可真的算是桃李满天下了。细数起来,其弟子、弟子的弟子真的是不计其数。
当初决定办私塾,也没想着一定要限制名额,考验智商。后来发现,学生们性情不同,需要因材施教,方成大器。
世人熟知的“一箪食,一瓢饮”、知足常乐的颜回,没头没脑、忠心耿耿的子路,都是他的学生。
然而,他的学生中表现突出的绝对不止这二人。家境优渥,起初不把孔子放在眼里,后来一边经商、一边传播儒家学说的诡辩之才子贡,人狠话不多、后来与孔子反目的冉有,特立独行、培养出徒孙商鞅的子夏,好学到废寝忘食的子张,令孔子学说在当时的南方大行其道的字由,以及孔子托付孙子子思于其的曾参等等。
他们中拜孔子为师的理由各有不同,有的出于崇拜,有的父辈就跟随孔子学习,还有的则是机缘巧合,在相处过程中,孔子发觉:他们有的人智力或品行优于自己,只要稍加引导,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孔子认为颜回达到了“仁人”的境界(最上一层是圣人,其次是仁人、君子、小人),而自己充其量不过是个“君子”。
孔子戏称子路、颜回、子贡、子张为自己的朋友,周游列国之际是他们陪伴他走过艰难岁月。子路死于非命,颜回英年早逝,他的伤心,他的苍老都写在脸上,他心里对于他们的爱又何止一点点?那是一种依靠啊,特别是在连妻子都离他而去之时。
书内页他的学说依靠什么流传至今?
如今,遍及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替孔子实现了当年天下一心、皆尊此礼的传播相应,让我们直到今天还能感受到他老人家的独特魅力。
子夏晚年和曾参合力编写《论语》,今天看到的论语多半出自其手。然而归结起来,孔子终极一生,流传下来最为宝贵的,无非“礼”“仁”二字,“礼”在子由身上,“仁”在颜回心中。而曾参,这个他愿意托付后世的学生,怀揣着“忠恕”二字,抱着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毅然前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曾参太过刻板,哪怕是安葬也只讲理智,不讲其他,就如当年孔子说什么也不肯在安葬颜回之时提升规制一样。是迂腐吗?我更愿意用倔强的坚持来形容他们的理性,这种维护“礼”的责任感。
很多人不喜欢曾参,觉得他性格不随和,不苟言笑,可他的一点一滴、所作所为都是在礼制之内,他是在努力践行着老师给予他的一切,难怪他的后辈教出了有着“亚圣”之称的孟子。那是孔子思想凝练之后的传承,是一曲超越时代、追逐理想的正能量之歌。
孔子思想在今天这个时代是长提长新的。之所以今天我们还在提孔子,学《论语》,实在是因为很多道理我们从心底里认为正确,认为值得借鉴,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孔子之所以终为后世景仰,与他的学生们在教学中相长一点一点努力,利用一切机会传播儒家思想的努力密不可分。
一个老师,一群学生,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他们的过去?严肃的历史里有真相,诙谐幽默的故事里同样也有不少精彩的史实故事值得挖掘。这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它让我们窥见历史,也让我们窥见未来,那是历史照见现实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