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67:做好自己

2022-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康康2022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篇12.11)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道:“对呀!若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解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这其中包含两层关系:第一层是因果关系,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君仁,臣才会忠,只有父慈,子才能孝;第二层是相互关系,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君尽了君道,臣要尽臣道才行;父亲慈爱,以身作则,做儿子也要孝顺跟随,这样的人际关系才能和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被公认为孔子政治理念的精髓。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提倡“克己复礼”,通过阶级的划分来明确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安守本分,各司其职),从而形成了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良弟悌的治国主张。

随着历史的发展,孔子的理念被不断强化、异化,才出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种极端的愚忠思想,以及“三纲五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强调尊卑贵贱等级序列、等级不可逾越的腐朽道德。

【读后感】

儒家思想中有个“五伦”的概念,指的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生活要处理的五种人际关系,除了上面讲到的君臣、父子、兄弟,另外还有夫妻和朋友。

作为现代人,已经没有君臣关系要处理,有的顶多也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上下级关系,而这些关系比起古代君臣关系来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古时候君主对大臣那可是有生杀大权,动不动还要灭人家九族。如今的我们对老板、上级顶多尊敬、礼貌即可,再过份一点的,也就是拍拍马屁、讨个好卖个乖,忠心、忠诚什么统统都谈不上,打工人到哪里都是打工,很多时候老板还要看员工的脸色,受员工的委屈呢。

话虽如此,时代虽然变了,但还是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里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关系。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是朋友还是爱人,人与人的相处,都是相互的,互为因果的。如果我们想要得到爱、信任和理解,我们首先自己要付出爱、信任和理解,如果有幸能获得回应,固然可喜,如果没有,那也问心无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