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与2016总结

2019-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Jayzee

若想预见数学的未来,恰当的方式是研究它的历史和现状。——庞加莱

回顾已过去的两年,是为了改进做得不好的,以及把优秀的继续发扬光大。依据黑格尔的理论,理性是动态发展的,有正便有反,发展到一定程度正反合在一起,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正反合。对于逝去的过往,同样符合这个理论。

原本已经写了一份年总结的,但不知怎的被我误删,而且使用恢复软件也找不回来,逼得我不得不重写。然而正是因为这次更为认真的重写,我得到了更多。

「职业发展/自我实现」

正反

两年时间,把在NQ时的云平台系列产品重新造了出来,当然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复用。我对这个结果不满意,两年时间只做了这么点事对于我和公司都是浪费。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工作重心

这两年的工作,可总结成一句话——低水平重复,我现在会的东西两年前也会。接下来的工作,有几个重心:

刨根问底

再深入些思考,在职业路上,我究竟想要成长为什么样子?先来回顾下我过去曾有过的强烈愿望: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会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对于「在职业路上,我究竟想要成长为什么样子」,我是极度不清晰的。仔细审视下这个问题:

思考到这里,问题变成了「我想做成什么样的事」,且这件事情必须是我认可且能够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这跟乔布斯的观点其实是不谋而合的。

Steven Jobs :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注意乔布斯这里用的是「Love what you do」,而不是「Do what you love」,WHY?假如你有这样一个朋友,他干了几个月销售工作,然后跳槽去干IT,干没几个月又跳槽去卖保险,然后不断重复。你问他为什么频繁跳槽,他很理直气壮的告诉你——我不喜欢啊!那这又算什么?显然,一味强调「Do what you love」可能成为你逃避深入的幌子,而「Love what you do」的事情未必是你一开始就喜欢的,可能是因为你做得越来越好,并从中发现乐趣。至此,我为「我想做成什么样的事」添加了如下几个必要条件:

我还没有找到它,但至少我有了方向,它可能是「写作」,也可能是「Make some great product」。我坚信能为他人创造价值的「写作」是一项伟大的工作,我对其热爱的体现是写作时几乎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但它现在还没办法「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或者说还有一定距离。至于「Make some great product」,是因为我从类似「知乎」和「得到」之类的产品上获益不少,总得叫人也得我点好处吧(这点是胡适先生对我的影响,不朽的影响)!大学和工作时,对于某些自己喜欢的编程工作,绝对是不舍昼夜、不知疲倦。终有一天,我也能做一个这样的产品出来。

至于为什么一再强调为他人创造价值,这也算查理芒格老先生对我的一点影响。芒格先生是「商才士魂」的典范,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上却更像是个学富五车的学者。《穷查理宝典》里面有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古人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下的时代背景「正心,修身,齐家,治业,助天下」更为恰当。芒格先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你被其魅力深深吸引,你就会不自觉的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个人成长」

正反

思维能力上,回首两年前自己混沌的状态,我恨不得去撞墙,至少这方面我是有所成长的,这得益于我掉进去的很多坑以及不间断的反思。过去两年一直坚持用印象笔记写日记,不敢说天天写写,但至少每周都写。在日记里,除了主动做出反思,我还不断将我吸收到的一些知识输出为文字,这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举一些例子吧!以下几点我现在几乎很少再犯了——

技术能力上,并没有质的飞跃,我现在做的事情我在两年前几乎都接触过了。是有学了一些东西,如备考研时把数学和4门计算机基础课全滚了一遍,如对Linux环境下编程的熟悉,只是细数之下真的少得可怜。不客气的讲,我在技术能力上的成长真的太少了,这从客观上反映了我过去两年的懒惰和自欺欺人(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两年下来,技术博客寥寥几篇,没有创造什么个人软件作品,电和数学等跨学科学习也并没有推进太多。

个人爱好上,吉他是很大的一个缺憾,好多次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最长的一次坚持了至少有3个月左右,弹吉他时我真的很快乐,为什么放下呢?

个人爱好的另外一个缺憾是摄影,是很想把照片拍好,但我在这上面投入的时间真的太少,这说明了其实是不够热爱。

思维上,通过过去两年的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一件事情:我是一个偏向于感性思维的人,并且基本逻辑不强。除了不断的读书、思考和主动输出,没有更好的锻炼方式了。过去两年读的书真的是太少了,今年我要「好好读书」。

专业上,目前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核心竞争力,我现在会的DYF花点时间基本也都会了,我还没什么足以自傲的呢!未来我该如何努力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个人爱好上,吉他我想要重新捡起来。因此之前的两个问题必须解决,

「财务状况」

先说说「节流」。16年4月11时我算过数,除去家用4万,我超支消费至少5万,平均一年超支消费1万7。现在是17年4月14,按照50%收入用于开支来计算,我超支消费也是1万7。也就是说从13年7月参加工作至17年4月,我共计超支消费67000,平均下来是每个月2977,这是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啊!可见,「节流」是多么的重要啊!17年,我的节流目标是每月开支不超3000,并建立8000左右的专项旅行基金。

再说说「开源」。我的家庭乃至我的家族,都没有经商的基因,都是过的中规中矩的营生。过去几年,我的思维方式是:好好工作,钱的事情公司会帮我解决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现在回想简直可怕,我这不是疯了吗?公司一定需要为你的「钱途」负责吗?就算不负责,也不犯法啊!想到这点,我的观念转变了,赚钱这事情,只能靠自己。按照查理芒格老先生的观点,「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使用正确的方法通过自学完全掌握,并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我相信赚钱绝对也是如此,虽然我还没在工作之外创造过收入,但我坚信这是可行的。另有一点是吴军先生点醒我的,「职业和谋生手段可以分开」,吴军先生本人的职业是计算机科学家兼作家,但他谋生的方式却是基金投资。能做到这两者合一确实难得,既然做不到那分开来也是自然而然的。开源这方面,我的目标是在17年创造出工作之外的收入,如果非要定一个数字,那就是6万元(这个数字是按照我今年的一项计划精心算出来的)。

「健康」

过去两年,跑步、咏春拳和平板支撑都断断续续坚持过一段时间,但却没长久的坚持下来。今年有以下几个健康目标:

「娱乐休闲」

这方面,这两年下来最值得留恋的是16年国庆时的草原之行。言语无法形容的草原之美,至今想来仍然十分的美好。长途旅行是特别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件事,今年定个小目标——再去长途旅行一次。

「朋友及重要他人」

这两年来,不可避免的,和一些朋友还是慢慢的疏远了,而且这两年中几乎也没有结识新的朋友,圈子完全是闭塞的状态。今年关于这方面的目标是:

「家庭」

这两年为家庭做的主要贡献是帮助老爸买房,现已在县城安了家。

15年过年时,小妞爸爸的否定深深的打击了我,这也是我15年非常之迷茫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思考和阅读,我走出了迷茫,这当然也少不了小妞的鼓励。和小妞恋爱已近三年,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许多。我对她的感觉也一直没变,我坚信她是对的那个人,今年的愿望之一便是步入婚姻的殿堂。

Reference

列举几本这两年帮助我成长的一些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