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70年的七个故事

2019-10-13  本文已影响0人  苏米_sumi

国庆档院线电影里,最受欢迎的要属这部《我和我的祖国》。9月30日上映的这部电影,恰逢其时地呼应了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爱国之情,并为高昂的爱国情绪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出口。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由管虎、徐峥、张一白、薛晓璐、宁浩、陈凯歌、文牧野七位导演联合执导。电影分为七个篇章,每位导演执导一个部分。演员阵容也很强大,黃渤、葛优、张译、宋佳、刘昊然、吴京、马伊琍、惠英红、任达华、任素汐等演员的加盟,让这部电影星光熠熠,看点十足。

首先出现的是《前夜》这个篇章。黄渤饰演了在开国大典负责电动旗杆的工程师林致远,需要制造出中国第一个电动杆,确保开国大典时在全世界面前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想要完成这个任务,困难重重。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和材料不足。黄渤身边只有他的一个小助手——欧豪饰演的梁昌寿,材料也是非常匮乏,需靠小梁拿着大喇叭在屋顶上号召老百姓捐献。林致远在自己的小院试验场模拟升旗流程,反复实验升旗,最后还是因为阻断球不结实,出现了问题。

故事的燃点到了,附近的老百姓在大半夜纷纷赶来,捐献各种金属制品以供制作阻断装置,有送半导体的、送金条的、送烟袋子的,还有小孩的长命锁等等。那场面非常催泪,真真正正地反映了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的渴盼,和万众一心克服困难的凝聚力。这一幕让人心里暖暖的,虽然当时物资匮乏,但人心齐啊!最终,林致远连夜赶到天安门广场,在凌冽的寒风中,爬上旗杆,装上了新的阻断球。风大、杆高,老林还有一些恐高,看起来惊心动魄,但他凭借着“全力以赴确保万无一失”的信念克服了这些困难,他说,“二十八年革命,两千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什么?那就是保证万无一失!

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按动按钮后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个场景已在电视里看见过无数次。但第一次知道,在建国之初的中国,这样的开国大典,这样的升旗背后,居然付出了如此的艰辛。然而,对照今日之中国,机械化、电气化、电子信息化纷纷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盛世中华!

《相遇》这个故事通过一个小场景,反映了六十年代原子弹研究工作者“舍小我,为祖国”的精神。张译饰演的高远,,冒着生命危险返回现场,挽救了即将失败的实验。当他遭遇了核辐射后,鲜血从口罩流出,负责领导却不知道他的名字。这意味着,有着无数像高远这样的无名英雄的默默付出与牺牲,才换来原子弹的研制成功。

高远回到北京的医院休养,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原子弹事业。领导告诉他注意最近的报纸,他等待了几天,在仍没有消息的情况下,擅自上街去看看。不想在公交车上遇到了阔别一年多的女友,执行秘密任务需向所有人包括家人保密自己的去向。这位女友仅通过高远口罩上的露出眼睛,就认出了他。高远却沉默不语,不愿相认。女友坐在他旁边,自言自语了一路,从他们初识,到后面的见面,再到倾心于他。高远听到女友说到这辈子认准他的时候,差点就要亮明身份,此时公交车停了下来,车外人潮涌动,人们在欢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他俩下车后,被欢腾的人潮挤散,高远的眼神里有不舍,但也有为国舍弃小我的坚定。

女友指了指捡到的报纸,高远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自此一别两散。十几年后,女友已和别人组建了家庭,研制原子弹的科研人员身份才进行解密。电视屏幕上出现的英雄,恰是自己曾经深爱的那个人,女友不禁抽泣不已。

这就是所谓的“奉献”,舍弃自己的青春、爱情,甚至健康,成就新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高远本可以选择平凡生活,和心爱的女孩组建电影画面里这样普通却温馨的小家。但没有像他这样舍弃小我、甘于奉献的人,就没有千千万万小家的安宁。虽然只是一个片段,却让我们知道并记住了,有这样一群人,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曾经付出了什么。

徐峥执导的《夺冠》是一个充满喜感的故事。小男孩冬冬家是弄堂里唯一有电视的,他的电工爸爸出门工作,只留了10岁的冬冬在家。街坊们要看女排夺冠的比赛,冬冬爬上屋顶帮大家扶着电视天线。这时,他喜欢的女同学小美来找他,为了和要去美国的小美见上最后一面,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灼。最终,让大家看女排夺冠的想法战胜了自己想见小美的小私心。

一个对女排夺冠和爱国还懵懵懂懂的小男孩,在街坊们观看的热情的感染下,也似乎明白了夺冠与爱国的重要性。虽然后来还是见到了小美最后一面,他的爸爸也回来了,冬冬见到爸爸后委屈的眼泪,让人既忍俊不禁,又很能感受到一个十岁小男孩的不容易。影片的结尾,导演让吴京和马伊琍扮演了成年的冬冬与小美,两人虽然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成绩。这样的结尾对故事有了交代,冬冬带领乒乓球队夺冠也呼应了开头的女排夺冠。虽说这样的结尾有些唐突与生硬,但表现出女排夺冠和女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努力拼搏,为国争光。

《回归》这一部分内容重现了97香港回归的过程。从回归前的谈判会议,争取凌晨12点的那一秒,到升旗手的严格训练,再到回归当天的庄严肃穆与振奋人心。杜江饰演的升旗手责任艰巨,需要在不仰头看国旗的情况下,升得分秒不差。经过反复训练,形成了肌肉记忆,最终完美地完成了这一艰巨使命。

除了回归筹备这一条主线,还有惠英红和任达华扮演的香港夫妻这条副线。妻子是回归夜值班的警察,丈夫是当年从内地过港时伤了一条腿的修表师傅。有人说,这条副线显得多余。而我却认为,正是这对夫妻的出现,使得香港回归这一篇章在还原历史时刻庄严肃穆的同时,显得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更彰显出港人对于回归的期盼。

惠英红饰演的妻子,和街坊聊天时用港腔说“回归嘛,大事情啊!”作为修表师傅的丈夫得知拿到的表是为回归用的,调时间时尽心竭力。可见,回归不只是国与国之间的大事,也是香港百姓的大事。妻子在过了十二点,听到指令后,命令下属们更换帽徽,那一刻的飒爽英姿和铿锵语调,非常令人振奋。而丈夫则在天台独自一人喝着啤酒,看着回归的烟花四起,忆起自己背井离乡的艰辛,感慨如今虽身在香港,却又回归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电影以一人情绪的刻画,代表了万千香港游子归家的激动心情。

《北京你好》是观众评价最高的一个篇章。宁浩加上老戏骨葛优,出品凿实精彩。故事以北京奥运前夕为背景,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张北京幸运地得到了一张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他想把票给跟着前妻生活的儿子作为生日礼物,让儿子去看奥运会开幕式。在这个事情上,他又延续了一贯的不靠谱风格,拿着门票各种显摆,后来被一个从四川来的小男孩用钱换走了,张北京居然没发现。在儿子生日会的当天,他当着儿子同学们的面,打开原本装门票的封套,却发现票不见了。他回忆起那个四川小男孩,赶到送他到达的那个小旅馆去找门票。小男孩承认拿了票,却说已经给了他钱,是自己买的。一追,一跑,最终张北京被热心群众抓住后来了个过肩摔。

后来,得知小男孩是从汶川来的,就是为了看一下爸爸生前建造的鸟巢,摸一摸爸爸安装的栏杆。张北京把这张难得的奥运会门票送给了小男孩。这是编剧的神来之笔,把同样发生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结合了起来。男孩的爸爸既是建设新北京、新奥运的农民工,他们一家又是汶川地震的灾民。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得张北京决定把门票送给这个孩子。这一举动背后,一方面是对北京建设者的致敬,另一方面体现出对汶川人民的关心。

张北京这个名字起得好,他代表了千千万万的北京老百姓,平凡却关心国家大事,世俗却在大事面前有良知;放大了看,也代表了首都“北京”对奥运建设者的感谢,对汶川人们的体恤。葛优的演技堪称教科书级,把北京爷们儿的那股子油滑又有点儿混不吝,爱国心与古道热肠相结合,完美地展现出来。门票没了,张北京跑去广场看大屏幕上的直播,脑门儿后面还贴了个小国旗,不管有没有门票,不管在哪儿看,都阻止不了北京人对奥运的这份热情。

陈凯歌执导的《白昼流星》是七个故事里最具争议的一个。背景设置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也就是神州十一号着陆的地方,讲的是扶贫干部老李教化孤儿弟兄俩的故事。两兄弟因为偷东西被关了8个月,刚回来就在老李家洗澡、吃饺子。哥哥趁老李夫妇不注意,偷了乡亲们送来的给老李治病的钱。为了教育两个顽冥不化的少年,老李带他俩骑马去了神州十一号着陆区。被神州十一号落地场景震撼到的兄弟俩,幡然醒悟,不光帮着抬宇航员,还决定重新做人,和老李一起建设家乡。

这个故事比起其他几个篇章略显粗糙。前面把兄弟俩带回家教化的部分,节奏略为拖沓。后面两人看到神州十一号降落后的转变也有点生硬,让观众看得不明就里。如果是开头两人所说的,传说看到白昼流星就能得到幸福,后来神州十一号划过天际,就是所谓的见到了白昼流星,所以二人受到触动,改过自新,这未免显得牵强。如果是在老李家,弟弟帮小羊站起来,老李说,要让它自己站起来,还有他们偷钱被抓,老林不追究的宽容打动了他们,这样的转变也略微显得有些仓促。

总之,这部分内容是把精准扶贫和神州十一号两个主题放在了一起,这确实是最难的一个篇章。大概是陈凯歌作为整部电影的总导演,分给自己最难拍的部分,又需要统筹全局,没有其他导演那么充裕的时间,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当然,擅长拍摄大场景的陈凯歌,在开头展现的广阔戈壁风景,真实还原了航天员落地的场面,也都是值得给予肯定和赞赏的。

《护航》凿实打动了我。看了这部分的开头,我不由地想起了2010年春晚舞台上,闫妮、殷桃主演的小品《我心飞翔》。这个小品讲了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前夕,为了保证参阅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表演万无一失,需要挑出一个技术全面的女飞行员作为“备飞”。

而出现在国庆70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的第七篇章的故事,恰恰是那个“备飞”故事的细化。宋佳演的女飞行员吕潇然,作为队长,同样技术全面,同样被选为“备飞”,同样一开始不愿意接受,最后却认真完成了“备飞”任务。这次,在电影荧幕上,增加的内容是在飞行表演时队友出现故障,吕潇然本可以替飞,但她却选择凭借经验帮助队友解决问题,自己独自返航这一情节的细腻展现。

另外,电影中还穿插了她从小爬烟囱的胆大,被杨利伟出仓振奋的瞬间,以及上学后和男同学打架的勇猛。还有成为女飞行员后,训练时和男队员较劲的不服输的性格。最为搞笑的还是和男友分手那一场戏,吓得前男友雷佳音话都不敢说。这一个个片段把一个争强好胜,勇敢无畏,又异常热爱飞行的假小子形象生动刻画了出来。因为热爱,才分外想飞;因为争强好胜,才极不甘心;但她最终选择了顾全大局,成就他人,成就集体荣誉。最后,她队友的那句“谢谢队长”,看似理所应当,但却触动了我的内心。因为是队长,就要有责任和担当,有成就他人、顾全大局的勇气。隔着荧幕,看着她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个把儿时的勇敢、莽撞化为“敢于担当”的女飞行员时,想必所有人都在为她鼓掌喝彩!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提取了七十年里国家发生的几件大事,通过不同场景,不同类型人物的展现,让我们回顾了共和国历经风雨又走向辉煌的70年。这部电影的主题歌由王菲演唱,王菲版本的演唱也使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更广泛地传唱。国庆期间,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这首《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让人忍不住随着哼唱几句。轻柔的歌唱,让我们的祖国母亲显得和我们更加亲近;轻快的旋律,让我们在走向美好明天的路上内心充满欢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