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3

2020-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慢慢_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01:中国是怎么出现的

杨照

第三章

1. 重建夏、商、周的活动区域,标出发掘出土青铜器的几个考古遗址,再考察制造青铜器的三种原料——铜、锡和产生高热的燃料,会发现原料产地和成品出土处之间有颇远的距离。换句话说,必须有足够的人力组织,不只是去挖掘和开采,还要将相当庞大沉重的原料运过来,然后将作坊建起来,并控制精巧复杂的塑造冶炼程序,才能制造出存留至今的青铜器。在商朝(至少在出现青铜器之前),集体组织显然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

2. 和商朝的时间约略相当又能相比的,一是美索不达米亚,一是埃及。这是两个重要的古老文明发源地。美索不达米亚——征战——城市——交易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较大型的社会组织,以城邦和城市的形式出现。因为彼此之间的征战,为了防卫而形成城市。可是在城市将人保护好了之后,就发展出别的需求,就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交易的需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现最早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根源是计数。

3. 埃及文明最显著的是金字塔等大型工程。兴建这样的大型工程,使得集体组织大幅发展,而大型工程的震慑作用,又反过来强化了集体组织中上层统治者的权力,让他们得以更容易、更有效地动员更多人力,兴建更多、更大、更震慑人心的大工程。

4. 钱穆先生在整理古史后,发现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农作物,依次是稷、黍、稻、粱。稷是高粱的前身,黍是玉米的前身,稻是旱稻,粱是小米。 这个顺序也反映了食物与水之间的关系:越不需要水的食物越粗,越缺乏价值。

5. 钱穆先生写《中国古代农作物考》,将古代农业经济过程讲得明白——中国的大型灌溉工程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才开始的,而大型灌溉工程的兴起,是以封建制与井田制的崩坏为前提的,从此中国农业经济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这就推翻了“治水社会说”的根本基础。中国不可能是因为灌溉水利而组成国家,建立大型统治组织的,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之前的几百年,中国的国家组织就已经建立并积极运作了,留下了许多不可否认的证据。显然,套用埃及依赖大型工程建立国家组织的模式来解释中国古史,也行不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