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换换环境,人生就能改变!竟然有这么多的人还在做这样的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有的错觉:只要换换环境,人生就能改变!所以,失业去西藏、失恋去大理,才甚嚣尘上!
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被关押了50年,几乎在监狱里耗尽了一生的光阴。当他获知自己即将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差点精神崩溃。因为他已经熟悉监狱了,离不开监狱。为此,老布不惜举刀杀人,以求在监狱里继续服刑。再一次出狱的时候,他甚至选择了自杀。都说换换环境,人生就能改变!但对于老布而言,监狱虽然不舒服,但它是老布的心理舒适区。
从老布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有时候,人们即使处于很痛苦、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意改变,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人们熟悉它。
那么,心理舒适区意味着熟悉的环境吗?其实也不是。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换个地方、换份工作,马上就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也有一些人,去过很多国家,在很多地方待过,却一直没什么变化。比如在新闻中,看过很多大妈去外地旅游,她们吃的是自己随身携带的泡面,而非当地的美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泡面是她们自己所能控制的,而当地美食充满未知。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长长的过去,这些长长的过去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走出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走出了心理舒适区,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那么,什么是应对方式呢?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具体地说,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反应。比如遇到危险时,选择战牛还楚逃跑;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任务时,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
最后,再讲讲心理舒适区到底有什么好处,让人欲罢不能,明明想要改变,却总是改变不了呢?
在上文中也提到过,简单来说,心理舒适区能带来的最大好处是控制感。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都是用来应对焦虑情绪的。越是感受到威胁、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人就越容易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而走出心理舒适区意味着,我们放下了以前用来应对焦虑的武器!你看,很多军人,退伍之后还是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精神面貌昂扬向上。最大的原因就是她们认为混乱、消极就意味着失控!
还有一点,就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建构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改变之所以如此艰难,就是因为心理舒适区,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带来的控制感,是这个控制感让我们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