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非暴力第四章——1
多好老师非暴应用第13讲第四章—1讲义
亲爱的伙伴,晚上好!我是多好,又到了一周读书的时间了,这周我们共读的是第4章——体会和表达感受。今天我们共读的是这一章的第1个模块——被压抑的心灵。我分三个部分为大家解读。
第1个部分是感受是什么?感受它分为本体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身体的感受就是我们身体的直觉反应,酸麻胀痛,喉咙的堵、肩膀的酸,小腹的紧绷,头皮的发麻等等。身体总是比我们的头脑先知道答案,也在向我们传递非常重要的信息。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感受,会说我没有感受,而我们的身体会向我们传递真实的信息
。我们会有一些词汇形容情绪。我们大致会分为喜怒哀惧4个方向。在本章节的末尾有关于情绪的一些词汇表,大家可以去看看,丰富我们的情绪语言。
第2个部分是感受是如何失去的?对于很多人来说,讲感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我们长大的时代里,大家更关注的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结果是怎么样的。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我们来看看感受是怎么一步一步失去的。当一个孩子小的时候,刚刚学会走路,摔倒了,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忍不住大哭,而我们身边的大人会怎么说呢?通常都会说:不哭不哭不疼不疼。如果是老人很有可能会打地板,说:都怪你把我们家宝贝给摔了。这个时候孩子会怎么感觉?孩子会觉得疼的感觉是不对的。当孩子慢慢长大了,上幼儿园了,第1次和爸爸妈妈分离,孩子会忍不住哭,这时候大人又会怎么说呢?不要哭了,你看别的孩子都去上幼儿园了呀,这有什么办法呢?幼小的孩子,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她的心里爸爸妈妈说的肯定都是对的,他会觉得难过可能是不对的,伤心的感受也是不该有的。再后来就是漫长的求学期,孩子上学考试,拿着试卷回家请家长签字,看着卷子上的分数,大人会说什么?你看看你考的分数!大人可能看不到的是孩子脸上的表情和肢体的动作,更多的时候,孩子可能希望的是大人和他聊聊内心的感受,考得好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考得不好,孩子又会有怎么样的感受呢?等长大了开始恋爱了,会经历失恋,面对失恋,很多人都会说没关系的,别难受,失去一棵树,你不还有一整片森林吗?似乎我们连失恋的痛苦都没有办法去感受。
我自己是一个很敏感细腻的人,小的时候我有一些情绪,会听到最多的评价就是,你这个人就是想太多了,你太做了,好好学习,其他不要想太多!就是这样,大家都不是很喜欢谈感受,也一步步的失去了和感受的链接。
在书里,马歇尔博士用了几个案例来阐述大家对于感受的回避:9岁的时候被打,老师叫去说:男孩子不要胆小怕事;作为运动员要有全力以赴的精神;手腕骨折了,不接受任何的治疗,忍痛打了一个月的棒球;室友将声音放的很大,谈及自己的感受,我没有任何感受;太太觉得和先生在一起,像是嫁给了一堵墙…我们很容易去谈到自己的想法、观点和评判,但是谈起感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第3个部分谈感受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一部分对我们自己来说,倾听和关注我们自己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通过情绪的流淌,关注自己内在的需要。举个例子,很多妈妈可能都有过类似的场景吧!在外面劳累了一天,回到家还要照顾家庭,越临近睡觉的时间,情绪就会越来越高涨,最后可能因为什么事儿就把孩子吼了,甚至打了。在孩子睡觉之后,妈妈们看着孩子熟睡的脸庞,又会陷入深深的内疚。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和自己的感受呆一会儿,听听它想表达什么,在这份内疚里有着关于爱的需要。同时,也看到在吼孩子的动作里,那时候的情绪是疲惫的,这份疲惫里需要休息和轻松,当妈妈能和自己的感受待一会儿,允许疲惫,委屈,内疚的情绪流淌一会儿,你就慢慢联结了自己的需要,其实反而能更好的去寻找满足需要的方法。
第2点,谈感受,容易建立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对于人际关系来说,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倾听对方的感受,可以让彼此的关系流动,我们越是倾听自己内心的感受,就越容易去倾听他人的感受。而当我们体会到了他人的感受,我们就更愿意支持、贡献和连接。
第3点,感受是通往知识的最真实的路径。我们学习一个东西,真的要深入内心,感受和体验是最好的方式。孩子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们告诉他说热水很烫,不能碰;火很危险,不要靠近。这些话,有时候很难抵达孩子的内心,我们拉着孩子的手靠近一点火,感受那个温度,孩子就明白了。
今天我们从三个层面来解读感受,第1个部分是感受是什么?第2个部分是感受是如何失去的,第3个感受为何如此的重要?谈感受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什么?感谢大家的收听,也欢迎你们的反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