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握“大五人格”的核心,扬长避短
我们大概已经知道,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身份标识,现在心理学界公认描述人格的维度叫做“大五”。它们是:开放性、神经质、内外向、宜人性、尽责性,每个维度都有一个评分范围,根据这个测评打分,大概能知道自己的人格偏向哪个维度。
人格为何会保持稳定
总的来说,人格特质的稳定,是被环境千锤百炼过后保留下来的。无论是几百万年前的环境演化,还是我们这几十年的成长环境,能保留下来的东西,它肯定是有好处的,不然也很难稳定到现在。
下面简单说说“大五”人格类型
1.“开放性”类型:就像有人对生活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新鲜事物,这属于偏高的“开放性”人格类型;而低“开放性”人格类型则偏好稳定和规律,可以理解为不想改变的那种人。
2.“神经质”类型:如果“神经质”人格类型程度比较高,他对压力会比较敏感,有点风吹草动就感到大惊小怪,疑神疑鬼;反过来,低“神经质”类型的人对压力反应会比较迟钝,就是通常说的那种看起来“神经大条”“慢性子”的人。
可以说,“神经质”类型的人无论高低,都有好处:低神经质的人活得比较松弛,节省能量;高神经质的人能更敏锐地捕捉环境中的变化,避免危险。不管是高还是低,两者都是能适应环境的。
3.“内外向”类型:说的是人们获取能量时候的偏好。外向的人喜欢从外部世界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取能量,他们享受社交带来的快乐;而内向的人则安安静静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更自在,他们把社交当成一种任务或者压力。
4.“宜人性”类型:一般指那种体贴周到,能换位思考,共情能力强的高“宜人性”人格类型;低“宜人性”类型的人则是我行我素,基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5.“尽责性”类型:高“尽责性”人格类型的人容易适应这个社会,也容易成为老板信任的员工。这种类型的人擅于自我约束,做事情有条理,计划性强。而低“尽责性”类型的人会有点自由不羁,做事全凭热情,这种人脑子活,爱冲动,不受规则束缚,具有艺术家气质和开拓冒险的精神。这种低“尽责性”人格类型的人,往往有一部分就是当老板的。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基本已经看出了一些规律:学习人格不是在找缺点,而是在找它保持稳定背后的价值。也就是发现各种人格特质的不同特点。
重点是能把握“人格”核心,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人格这东西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它有更复杂的决定因素,包括基因环境,早期成长经历等,它基本是一个既成事实。了解到这些,我们就能让自己放松一点,更加欣赏自己的独特性。
那些处在痛苦中的人,不必总是责怪自己性格不好,不如温和地提醒自己:接受人格稳定这个基本事实,“这不是你的错”,也许就能感到一种释然、解脱。
就像那些爱打牌的人,他们中有人抓到一手好牌,到最后没赢。有人抓到一手烂牌,正常情况下也会把这手牌打完,不会真的摔牌走人,对吧!而且,有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有些人一把烂牌,到最后尽然还赢了。
这也可以理解为,只要我们接受了这个事实,才会认真思考怎么把它打好。
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人格稳定的特质,大致了解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就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找到更适合的环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所以,接受自己的人格特点,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因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伟大的存在。
我们了解人格的这些特点,不去评价人格的优劣,只要理解它们各自的好处,知道那些我们原本不认同的特质,这就是一种很大的收获。当然也希望我的读者朋友能有一些启发。
【李松蔚:心理学通识】~笔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3084779/4f33750c68ad483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