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避免“禁投令”让共享单车成为一潭死水
近日,共享单车押金难退、好车难求等问题频频出现,又一次引起了热议。曾经一时风光无两的共享单车,似乎走到了一个行业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甚至有自媒体发文称,“共享单车大败局,中国创业史上最疯狂试错”。
不过,笔者并不完全认同“大败局”“创业史上最疯狂试错”的说法,共享单车目前的遇冷并不是这个市场完全不行了,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无序疯狂增长的市场正常回调;二是类似“禁投令”遏制了市场正常的优胜劣汰,特别是一刀切的“禁投令”,限制了具备一定实力及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新进入,使得共享单车没有了源头活水,于是存量成为一潭死水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亟待反思“禁投令”,引入新的竞争者,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重新激活共享单车行业良性发展。
共享单车是一个基于出行刚性需求的创新,符合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在低碳出行和绿色生活等生活理念的倡导下,以摩拜、ofo、青桔、哈罗等为代表的单车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在各个城市迅速得到了普及,成为人们出行首选,并被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共享单车的优点很明显,绿色环保、快捷便利、缓解拥堵,相对于其它出行方式既有优势也具有较强的正面意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共享单车的出现也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和质疑,经历了短期的飞速发展之后,在2017年下半年,共享单车行业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扰乱城市秩序、车辆丢失、单车堆积成灾等。如何与城市管理和谐共存,最大程度发挥其便利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针对这些难题,不少城市相关部门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加码限制,颁布了“禁投令”,即禁止各家主体继续投放单车,严控车辆总数,包括禁止一切公司新进入市场投放。但是,共享单车的关停和禁投令后,似乎并没有明显改变市场乱象,不仅单车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进入了严冬,用户体验感也在大幅下降,主要反映在押金难退,好车难求。
一方面,某些共享单车平台押金退还时间越来越长了。据用户反映,ofo的押金退还时间就存在持续延迟现象,由初期的“秒退”,变为0-3个工作日,此后再延长至0-15个工作日。虽然ofo官方回应称,退押金周期延长是由于服务器需要进行短时迁移所致,退押金一切正常。不过众所周知,99元起的押金是共享单车最大的现金流,“押金盈利模式”是共享单车行业的普遍现象,但对消费者或是社会而言,是一个高风险模式。退押时间延迟无疑反映出其资金链紧张的难题。
另一方面,锐减的可用车数量也让用户无所适从。据用户反映,急需用车时经常遇到没有脚踏板、没有车座、没有链条、轮胎变形的问题车辆,并且共享单车的分部也极不均衡,小区或地铁、公交站,早晚高峰“车到用时方恨少”。有的地方存在单车胡乱堆积、堵路的现象,有的地方却一车难寻,寻找合适可用车辆颇为费劲,也会消耗较多时间,好车难找的感觉越来越深入人心
显然,共享单车爆发的问题都表明,禁投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共享单车市场乱象,共享单车急需建立开放化动态有效的管理,共享单车的管理规则也要与时俱进。
笔者认为,开放的市场才是高效的市场,优胜略汰才能促成共享单车运营的进步,应该鼓励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目前,共享单车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正在日益显现,摩拜、ofo等少数几个品牌几乎形成了寡头竞争的格局,“禁投令”,只是对数量进行简单限制,缺乏真正的竞争,自然而然就将一些优质共享单车平台拒之门外,最终未必是技术、设备、经营能力的竞争,而更像是一种“资格”的竞争。
与此同时,政府应该促进共享单车开放市场的形成,转变对用禁投令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应该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履行好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另一方面,共享单车企业不能盲目抢占市场,而应该在实现技术进步,形成稳固高效运营模式、增进社会福利上多下功夫。利用其数据优势,做好动态管理,根据车辆分布情况灵活调配,从而真正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共享车良好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建立更为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试错有时也是新业态不可避免的成本,我们应该给予这类“共享经济”,足够“自由行走”、足够自由竞争与发展的空间,尤其要避免“禁投令”等行政规制使其成为一潭死水。
(更多:http://www.chuangxin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