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到底预判什么

2023-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高辉高飞

原本可以避免的剐蹭,为什么又发生了?开车时到底预判什么?

作为驾驶员,我们都知道开车要时刻的预判,那么,开车时都预判什么呢?

关于预判,作为驾驶员,必须要清楚这三点:

第一点:知己,

你要清楚自己的车速,自己的车辆位置,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线路。

第二点:知彼即其他的交通参与者,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

那么如何正确的预判其他的交通参与者呢?

这里有几个原则:

1、 遵照交通法规来预判其他的车辆的行驶方向。

2、 假设对方不让行,要有先小人后君子的意识,提前做好对方会过来的准备。

3、 注意观察路况中的盲区,假设有人,提前减速、备刹。

第三点:以上的两点预判,必须是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的。

即:作为驾驶员,不能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你要明白,路况是不断变化,开车是需要不断。根据路况的变化进行选择的。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一味的按自己的方式开车。

关于这几个注意事项,必须提醒车友们:

其一:车辆由辅路上主路时,必须注意让行主路车辆。

其二:行驶中要时刻关注自己前后左右的车辆,切勿急刹车。

行驶中,为什么会出现急刹车的现象呢?为什么会出现突然的情况呢?

其根本就是你没有把视线放宽放远,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想到对方不让行,所以导致了突然的情况。

路上行驶时,要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其三:你争我抢,互不相让。

开车时,好像是你只要敢向前冲,你就能过去,就能节省时间,殊不知,一旦发生了剐蹭,就会适得其反。

其四:盲区意识:

开车在路上时,盲区无处不在,有盲区必

须提高注意,就是在行驶中,自己的视线被前车或者左右车辆挡住的情况,此时,你千万不要加速通行,因为,盲区内一旦有人,你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

作为驾驶员,你必须要知道路上潜在危险点的存在,慢慢的积累潜在危险点知识和经验。你都不知道潜在危险点在哪,预判更是无从谈起。

千万不要等出了事故,说一句:我真没想到.......

归根结底,预判的目的就是把潜在的危险提前化解掉,根本就不让危险发生,或者给自己的。

处理赢得宝贵的处理时间。

预判就是为了做预处理。开车过程中要时刻警惕路况中有潜在的危险点,看到后必须拉开距离,提前变道,减速、备刹、适当鸣笛。

即:你发现对方的时候,也让对方第一时间发现你。

路况瞬息万变,开车自然是一个预判加上下一个预判的过程,

所以你必须要做到每个潜在危险点都能够正确预判,从而做出正确合理的预处理,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其实,说了半天,万变不离其宗,

你要清楚路上最重要的还是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每一条法规都是用教训写成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