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共读吗

2019-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盧佳彤

我们一起共读吗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

文学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大浪淘沙,沙里淘金,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  

它们是全人类智慧的晶体,那里面充满了智者的箴言.

            01 意外之喜

昨天班长带领我们策划一场《写出精彩》的主题分享活动,在幕后团队跟嘉宾的大力支持下圆满落幕!

对于大家的付出,值月生的我心怀感恩!至于班级这个小池塘是否会激起层层涟漪,还是出现鱼跃龙门的景象,那就看“天意”了.

此次活动除了带给我们思维碰撞之外,让我最意外的发现,那就是赠书了,当我请四位嘉宾挑选他们最想看的书时,居然有三位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林语堂版《苏东坡传》,真是同频战友所见略同!

原本邹战友说让我先看完一遍再寄给他,这样一本书会有两种作用,可以把这本书的功能最大化,较有意义!我想着自己也买了不少书都还没去看,就没想了!
但当最后看到三位嘉宾都一致选了这本书的时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到樊登读书上查找,试听了樊登老师的导读,感觉不错,于是我改变想法了,打算跟战友共读这本书了。


    02 共读对人成长价值的反思

韩国法顶禅师在《活在时间之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他说:“人不是从母体中出来就成为人的。那时只有动物的年龄,却没有人之为人的精神年龄。必须经历某种相遇,人才能成形并成长。这个相遇,既可以是人与人的相遇,也可以是人和书的相遇,或者是人和思想的相遇。相遇意味着睁开眼睛,于是生命的枝干拔地而起。”

从精神相遇的角度来说,整本书共读,就是读者,作者、编者共同体验当下与奔赴未来的美好相遇。

在这样的相遇中,大家共同沉浸在一本书中,通过不断的阅读、阐释、碰撞,编织共同的语言密码和精神密码。

人,因不同经历、个性、理解力,对同一本书的发现与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

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通过分享各自的阅读感受,极大地丰富了这本书的内涵。一本书的意义,就是在这样的共读中,走向丰满的。

这样的共读,让彼此更加信赖。这样的遇见,不仅仅是读者的遇见,还可能是读者与作者的遇见。基于互联网的共读,还能遇见远方的阅读导师和阅读伙伴,有的甚至可以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萧伯纳曾说过“我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仍然只有一个苹果;我有一种思想,你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那么我们将有两种思想!”

这样的阅读,也应证了萧伯纳的“苹果——思想互换论”。
而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他们探寻着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涤荡心灵,或许你在人物的身上会看到自己的影子,为他们感慨、悲愤、流泪、同情等等,那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他们是历史的回音壁,是自然的旅行册,文学的功能就是能留得住时间和空间.
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我们人类生活中难得的一片净地.
我们平时常常为了我们思想的愚钝而苦恼,和大师说话却灵动而聪明起来,我们阅读他们的每一本书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整本书共读,在富有仪式感的共读编码中,让阅读庄严而美好,这份庄严与美好,会成为读者间的集体记忆。因着这份美好,也许从此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正所谓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得远,这是一件对探索成长有意义的事情.
或许我们真的可以养成一个微习惯,一起共读一本书吧

我们一起共读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