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这么做了; 还是......(上篇)
在公众号《静说日本》中看到一篇文章,写了日本年轻人结婚和不结婚的理由,本来没什么新奇,但两种理由放在一起看,就有点意思了。
不结婚的理由有以下6条,说的理直气壮:
第一,时间与金钱想自由支配。
第二,一个人过日子不需要看着另外一个人的心情去生活。
第三,省却婚后的复杂人际关系。
第四,不结婚女性不需要改姓。
第五,对于生孩子和养育孩子,有一种恐惧感。
第六,结婚的话,自己的工作和兴趣爱好要受到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已经结婚的也给出了6条理由,说的斩钉截铁:
第一,一个人活着太寂寞,应该有个伴。
第二,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甘苦共享,人生有乐趣。
第三,想要孩子,让自己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有延续。
第四,结婚之后,经济上比较安定,生活安心。
第五,结婚后,夫妻俩人可以合力购买属于自己的房子。
第六,结婚之后,尤其有了孩子,自己会有强烈的归宿感,心灵不再漂泊。
之所以说没什么稀奇,是因为这些问题——结婚不结婚,旅游不旅游,读书不读书,生二宝不生二宝,活着还是死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
单身的一定能找出支持他现在单身的理由,已经结婚的也一定能从婚姻中找到很多的好处;没生二宝的会想象一箩筐的困难,一不留神生了的又会满脸幸福的告诉你孩子的可爱远胜过辛劳。
图片来源于网络最有意思的是原来不想生不小心又生了的,他们一般会这样来描述:我是真没打算生,养这一个就够累的了,可生出来之后吧,发现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还挺好玩的。而且,原来生老大的时候还年轻,没感到有什么天伦之乐,可现在不一样了,看着孩子那小样儿感觉心都能化喽。
这正应了哲学家劳里·保罗(Laurie Paul)的一个观点:如果你没有孩子,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自己有孩子的生活体验是什么样的。
哲学家的观点似乎还可以无限扩展:如果你没有“某样东西或者做某件事”,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自己有了这个东西或者做了这件事”的体验是什么样的。
那问题来了,既然“没吃过螃蟹就不知道螃蟹的滋味”,那这些“单身贵族”是因为早就确定了自己的这些想法和追求才保持单身的吗?
那些已经步入婚姻、已经为人父母的或者一不小心又生了二宝的爸爸妈妈们,他们是婚后才有的这些体验,还是结婚就为了追求这些体验?
就是说,我们做一件事,是这么想了所以就这么做了(指哪打哪儿)——想法、理由在前,选择、行动在后,还是,我已经这么做了所以必须这么想(打哪指哪儿)——选择、行动在前,想法、理由在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只要法国作家、哲学家阿尔伯特·加缪的一句话就足够了:人类这种生物,一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确信自身的存在不是一种荒谬。
怎么才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让理由跟得上行为的脚步。
翻译成人话就是,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所作所为找到一个或几个可以站得住脚的理由——套用一句很古老、很经典的名言就是要“师出有名”。只不过这个“名”是在“出师”之后才找到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显得很傻,才不会显得我们的脑袋只是个装饰品。
为什么不能反过来?为什么不能“指哪打哪儿”?为什么不能用思想指挥行动?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