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永宁发展旅游是这看法,您怎么看?
欣赏完县内的旅游村,拿永宁作了下对比,发现在旅游方面永宁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与其间的多数相比,确实还是占有优势的。可为何一直没能得到开发旅游而养在深闺?这显然与永宁从未主动做过相关宣传不被外人所知有关。最近常听永宁人说:“我们的风景区才投进去十多万元,别说接待站,就连个公厕都没有,从正月到现在却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人来玩。如果能像其他旅游村那样,投几千万甚至几个亿进来,那肯定会火爆!”也有人打趣说:“那景区不收费,才有那么多人来玩的。"
黄光明主席陪同旅游专家组在永宁景区调研那么,若真的投钱进去,果真会像这些人说的那样火爆吗?我看也未必。原因是:永宁不在大中城市郊区休闲地带,若将山水与黔灵公园之类比,尽管其自然美能胜出,但绝没有这类地方客多,此乃地利因素。加上不是名山大川,而且山没桂林那种好看,没五岳出名,川也没九寨沟出名,沒有响亮的品牌,自然吸引不了什么人,别说投几千万,就算投几十个亿进去,游客在几年内也照样不会多,照样只能是本县和邻县这些人,这是必然结果,客观规律。
锦屏邓正伟副县长和平略廖权书记在永宁景区留影那这里是不是就毫无开发价值,一无是处了?不是的,这里是上苍赏賜给人类旅游界一颗原本璀璨但却尚在云层中时隐时现的星星。我们有义务设法让其闪亮,不能逆天而行让其藏匿,阴消掉。这样做,从迷信的角度看,才不会遭至造物主的惩罚。
永宁清代兵部侍郎石桅碑永宁确实是个安宁惬意、雅致古朴、美景如画的村落。全村大体还保留着旧有村庄原有的饥理,还没受过任何人为的修饰破坏。这里望得见山野奇观,看得见深涧秀水,有渊深的历史文化和风格独特的社会风俗,树上有鸟,水中有鱼,山上有许多好的生态食材,留得住乡愁,是处享受"慢"生活的绝佳静所,世外桃园,迟早是要被人们开发出来,被世人接受的。仅是,从目前看,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外界难以接受,若要开发,只能根据我们这种山的特点,暂且借鉴和复制龙池万亩果场多彩田园模式,调整永宁三千多亩土地之产业结构,精心设计,认真规划合理布局,挖掘开发出土地产值之外的更高价值来,从纵深和横向助力打造旅游品牌,使其在厚重中求生存谋发展,才能慢慢成为亮点,吸人眼球,跻身旅游名牌之列,纳五湖四海宾客!但这其间有个重要环节:土地流转是个棘手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非政府能从中进行宏观调控,体制改革,否则有好的模式亦难成功复制。此乃个人看法。
永宁这凳子是否勾起了这位清华大学学术泰斗的乡愁?拉拉杂杂说了这些,限于个人水平,加上所选择的观察视角也许有误,也许全是谬误。万一有一天有位外商相中这里,到这来修栈道安索道建动物园放养猴子,搞网络全覆盖,钻个山洞搞鼓浪屿那种海底世界,给兵部侍郎他老人家铸个比郑成功还要大的雕像,整成三亚那种叫人向往的景区去呢?那,我岂不是要遭世人唾骂?(若真有这等事,那,我心甘情愿挨骂!)
听说龙池万亩林场和万亩果场能有今天与这位县长有关,不知真假附:
永宁简介
永宁又称高盎(清)、青山洞(明),旧时归黎平府管辖,位于锦屏县中部的平略镇,辖平铺、大塘、果干、贵有坡、江碑、车田、新寨、老寨8个自然寨,10个村民小组,303户,1298人。苗侗族杂居,平铺为侗族(实为“三锹"),其余均为苗族。有龙、杨、吴、陶、袁、陈6个姓氏。苗族多数从偶里和亮司迁入,侗族从天柱、彦洞迁入。
夜暮中的永宁永宁距锦屏县城23公里,平均海拔730米,土地面积约三千多亩,人均约合25亩,其中稻田668亩,旱地184亩,其余全是林地。农业以种水稻、栽杉树为主。主产水稻、玉米、南瓜、红薯、洋芋、白菜,杉材、松材、杨梅、木瓜、弥猴桃等,养殖以猪、鸡鸭、鱼、田螺为主。
永宁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有御街瀑流群风景区、果味和庵堂山两处原始森林,金凤岭观光点,三铁炮营盘脑等。人文景观有:清代兵部侍郎石桅碑、清代拱桥遗址、民国前的木商勘界契约、各种民俗和民族节日、侗族剌绣、苗族飞歌、以及红色革命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