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的随笔集故事简友广场

那个高考两次都落榜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2021-06-13  本文已影响0人  动动的幸福

文/动动

插图:电影《匆匆那年》

前几天还有朋友在问我,怎么不见你更新了,只是这段时间工作确实太忙,每次想要提笔,都能被其他事情所耽误。

一想到一篇文章得磨半天,还是躺个尸吧,干脆不动了。

说到底,其实还是太懒,由于工作忙碌,以至于仅存的一点休息时间,只想好好放松一下,写文章,太费脑子,懒得动。

但是内心还是在挣扎,不行,写作一定不能放弃,于是不情不愿的还是提起了键盘,敲打几行文字。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高考刚刚结束,我想写点关于高考的。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写高考了,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因为,提到高考,可以说是我心中难以抹去的痛,对我来说,是我过去十年,一件大的遗憾事。

01

插图:电影《匆匆那年》

简单粗暴地概括我高考的悲催故事,就是一个复读一次依然只考了个普通本科,并且第二年比第一年分数还低的农村女逆袭失败的故事。

如果说这本来就是我的水平,我也就不喊悲催了。

问题就在于我从小成绩就很好,属于全村希望,整个村里的大人见我就夸我会读书,小学年级第一,初中长期名列年级前三,初三不稳定,也能勉强前十。虽说提前录取因为紧张未能入选,但中考还是稳妥地考进了我们区里最好的高中。

若能保持稳定状态,重本应该不在话下。

偏偏一时路没走正,进城读书的我,见识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加上家里没人能管,一路没刹住车,玩过头了,成绩一落千丈。

等悔过时已到高三,基础没打牢的我尽管一路奋起直追,挑灯夜战,依然没能顺利拉回起点线。

于是意难平的我在家人的建议下选择了复读。

本以为换个环境,我能真正逆袭,于是每天把自己逼成了鸡娃,还是落后别人几百米,最终复读也以失败告终。

我总结了下,高中那几年,乃至复读的时候,我都丢掉了初中时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实际上只是自我欺骗,没有摸到核心原理,浮于表面,又常常经受不住诱惑,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于是怎么穷追不舍,依然于是无补。

加上心理素质差,好容易提升起来的基础水平,又在临场发挥时败下阵来。

所以我当初想要逆袭的美好愿景,在我考完的那一刻,瞬间崩塌。

因为紧张到失眠两天,出考场的那一刻,我发誓,再也不参加这种鬼考试了。

事实证明,我的想法过于幼稚和偏激,四年后,我又走上了考研的战场。

第二次高考失利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家人面前都抬不起头。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复读的学费,都是我爸找亲戚借的。

那段时间的人生是极度灰暗的,连专业和学校,都是胡乱填的,选了家人比较看好的建筑业。

但我骨子里其实还是不服输,我想在大学里多努力,学校不行,就从其他地方去弥补,我不甘心这辈子就这样水过去了。

所以一上大学,我就开始疯狂给自己找事,在大家都在看韩剧的时候,我参加各种社团面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又经历了勤工俭学,借钱创业,后来由于家庭变故,在大二的时候我就开始凭一己之力养活自己,并且去了很多地方,涨了许多见识。

02

插图:电影《匆匆那年》

所以你们以为我毕业了就能找到好工作吗?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如果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我不会浪费过多时间在勤工俭学上,而是多读书。

无奈当时的阅历尚浅,家人也没有能力给我规划更正确的方向,一路上,只能靠自己摸爬滚打,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渐入佳境。

但事实证明,我的折腾,也给我的人生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我通过所在的社团学生会,结识了更多优秀的学长学姐,甚至是可以给我指点方向的老师。

所以后来我选择了考研,这也是老师给的建议,甚至是第一次考研失败,是恩师,鼓励我坚持下去。

还好,最终有了不错的结果,我成功上岸了。

但过程,依然是艰辛的。

同第二次高考一样,我栽在了同样的位置,心理素质未能有效克服,考试依然紧张到失眠,同样因为太在意结果,所以摔得很惨,数学核心原理未吃透,导致数学单科未过线,即使总分过了,也未能成功考上。

当然,也不能说没有运气的成分,毕竟,12年高考数学,和16年考研数学,都是出奇的难。

有时候,感叹命运不公,也是说得过去的,但不能永远责备命运。

第二年考研,数学就变得简单了,我的数学成功增长接近80分,而这一次,我也克服了一直困扰着我的心理障碍,得以正常发挥。

之后我再也没有因为考试而紧张到失眠,这才是我努力过后,收获的最大的财富。

事实证明,坚持,是有用的。

03

插图:电影《匆匆那年》

后来我通过读研,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想法也开始变得成熟理智。

不能说自己逆袭成功了,只能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成功扭转了自己的人生局面。

毕业了我成功留在了当地有名的央企,拥有了还算不错的收入,就是平时工作确实忙,但总归,结局依然是好的。

尽管我目前所在的公司,学历高的,名校毕业的人非常多,我已经属于起点非常低的,但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阅历,成功脱颖而出。

入职短短几个月,我获得了提前转正和加薪的机会,我比同期进来的,赢在了起跑线。

但我真的赢在了起跑线吗,我是赢在了坚持。

如果说当初高考失败后,我开始自暴自弃,在大学里随意挥霍自己的青春,那么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

如果说,当初考研失败,我就选择放弃,或许,我就失去了一个可以更好展示自己价值的平台的机会。

只是一路上我从未放弃过,无论是高考失败,还是考研失利。

这条路,我比那些名校的人,走得更艰辛,但更加坚实。

他们可以一毕业就拥有我读完研之后的工作,而我只能在大学里付出更多努力,更多坚持,在失败和弯路之后依然不放弃自我,才得以实现弯道超越。

04

插图:电影《匆匆那年》

所以说,高考真的能决定命运吗?当然能。

但高考能定终生吗?不能。

无论高考成功,或者失败,都不意味着人生结束了,恰恰是人生才刚刚开始。

听起来像是在喝鸡汤,但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我已经记不清这一路上我是怎么走过来的,我有过无数次迷茫、痛苦,甚至是绝望,好在最终都熬过去了。

我的家人也在我的努力和坚持之下,变得越来越好,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穷苦大学生,两次高考失败,却依然用自己的倔强,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人生其实更像一场马拉松,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高考,又算得了什么呢?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