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父母的事,你可曾深思?

2015-12-14  本文已影响45人  沐子荒
请始终记得,父母给予的一切感动与温暖

大部分人会经历这样的时候:父母因避免你的担心,于是善意地隐瞒着你。真可谓良苦用心。

一个周末闲来无事,坐在书桌前翻着《山海经》。

傍晚时分,妈突然给我打个电话,唠叨了几句之后问我:你很久没给你爸打电话了吧?

我不假思索地说:没有啊,我前几天刚给他打过呢,上个星期爸也打了电话给我。放心吧,这两年我跟爸联系多着呢。

妈说了两声好,而后说道:你爸住院了,你再打个电话给他吧。听完之后,我沉默了一下,愚钝了一天的脑子尚还没反应过来。妈便急切地说:你不要太担心了,你爸没什么大事,就之前的老毛病呢,住两天院就好了。

我应了几句之后挂了电话给爸拨过去。响了七声他才接,声音明显显得比往常虚弱一些。我叫了声爸,然后问他在干嘛。他还是与平常一样,自然而然地说:在家看电视呢。

那一瞬间,鼻子一酸,红了眼眶。

不知不觉间,父母都苍老了,身体大不如前了,可依旧倔强地强撑着,依旧努力着,打拼着。

可凭什么,大部分年轻人却如此不堪?稍有挫折便惶惶退让,稍有不如意便觉世界给他难堪。

后来,我也一直未曾点破,与往常一样唠了会家长理短,然后叮嘱了爸几句照顾好身体,便挂了电话。

独坐窗前,沉默了良久。而后开始奋笔疾书。

中国式的教育告诉父母,为人父母就应该拼尽全力为子女付出,而子女过得好就是自己过得好。

可这样的一种模式,只会造成为人子女的人拼尽全力使自己过得好,甚至让身边的人过得好,却往往忽略了养育了自己几十载,历经过风霜雨雪电闪雷鸣,在时光里蹒跚前行,愈渐苍老的父母。多么可悲?

我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所有浪迹天涯的背后都是父母翘首以盼的目光。

很多年轻人操持着这样一个理念:青春就是要肆无忌惮地张扬,你不旅行,你的青春被狗吃了?

于是,毫无章法地在本应该拿着父母的钱学知识的年纪转而拿着父母的钱去挥霍给所谓的青春。道理早已被人说烂,我也不多加赘述,只感慨一句,多么愚蠢而又可笑。

或许是这个世间发生了太多因旅行发家致富的故事,所以也有太多的人选择趋之若鹜。

殊不知,每一个曾走入你眼里的故事,都是经过几番润色,几番隐瞒之后的。或者也有大部分事实,而你却不以为意,脑子与心灵都在幻想着前方美好的风景。对于前方的坎坷艰难,因为有了大把的前车之鉴,遂而满是豪情胸怀青云壮志地认为自己也能轻描淡写地跨过去。

其实,你不知道的是,他人背后付出的努力,远远大于你的一切幻想。

言归正传。我特别能理解在父母的支持下,并完全依靠自己进行的旅行,因为那是一种生活方式。父母所能理解所能包容的生活方式。

可大部分人,在出发之前往往会想方设法地隐瞒住父母,甚至于欺骗。

诚然,你是一个成年人了,你有权作关于你自身的一切决定。

可你想过你的父母没有?他们养育你长大,培养你成才,你倒好,撂挑子说走就走。你能耐大了可以想走就走?你本事够了可以想去哪就去哪?

不,你压根就没那个本事。有本事的人会倾尽全力去劝服父母,即使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也不至令他们阻拦。我也愿意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是愿意理解子女的选择的。

而更有本事的人,往往选择带年迈的父母去见一见这世界的繁华,而不是独自享乐。

很多人说,不告知父母,只是不愿他们太过于担心。可是,你却将这一切大胆地炫耀在朋友圈里,使其成为你一项谈资,一项令人羡慕的资本。所作所为,是为何?不彰显着自己的享受吗?

在享乐的同时,把父母排除在外,却还冠冕堂皇地美其名曰不想让他们担心?wqnmlgb!

古人曾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可观今人,大体是:父母在,偏远游,乐不思蜀。

可悲可叹可怜。

很小的时候,父母便是我们的天地。可越长大,这个想法却越渐扭曲。到后来,却演变成自己才是自己的天地,而父母都变成了阻拦我们成长的狂风暴雨。

而越是这般想,便越觉得有理。继而觉得父母成为了羁绊。开始不顾父母的任何劝阻,选择自行生存,自行享乐。

而父母操劳了大半辈子,到老来未曾享受到天伦之乐,或许还要为你不负责任地挥洒青春后导致的后果来埋单——你的下一代,没有一丝犹豫地交给年迈的父母,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都几乎不会说出口。如此,你的青春才真的没有被狗吃掉吗?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名言,渐渐被某些鸡汤高手赋予了另外一层涵义——少壮不努力(青春不玩),老大徒伤悲(老了再玩就没意义了)。

真他妈傻逼到极致。父母拉扯你长大,你凭什么不努力?若是没有你从出生到完全不需要他们搭理的二十来年的开销,他们完全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不用起早贪黑,不用到处求人,不用看人脸色。你说说看,你凭什么在脱离他们掌心后依旧不努力?你凭什么让他们依旧过苦日子?凭你被狗吃掉了的良心?

而在父母日益苍老的面庞下,大部分人借着青春的名义到处拍下些或许只会看一次的照片的同时,还对父母百般厌烦。

“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客气,对亲人却太苛刻。”这句话是真正阐述了几乎所有人之一生的。

生而为人子女的大部分人,从小到大习惯了父母不要求回报的付出,将一切都当作了理所当然,却从未曾想过真正给予父母哪怕一丁点的温暖。

生活上大体也是如此。面带微笑地与同事沟通听从领导安排,面对客户无理取闹挑的毛病依旧笑容满面,处处展示着彬彬有礼的模样。可一转身,回到那个本应该是温柔的港湾,却处处苛责为难与不耐烦。究竟为何?

未来,你于心能安吗?

请始终记住,工作只能给你带来物质上的东西,而亲人,却能给你全部。

我们在学着长大,然后慢慢变老的时候,父母正慢慢变老,然后死掉。

如此一想,你还愿意借着青春的名义打着青春的幌子不去拼搏不去奋斗吗?你还愿意在你长大以后自私地厌烦父母不厌其烦的唠叨,将所有一切不耐烦一切脾气都撒在父母身上吗?

在这个处处愤世嫉俗般嚷嚷着父母道德绑架的年代里,许多人,却忘了拾起自己的基本道德。

请温柔地对待你身边的亲人,并趁着年轻不断提升自己,以期许给父母一个安度晚年的机会吧。他们不要求你回报,不代表他们不需要你的关心与关怀,不需要你的任何回报。

若是你觉得本文观点引起了你哪怕一点点的共鸣,请拿起手中的电话,拨出那个你早已烂熟于心却鲜少主动拨出的电话吧。

即使,你只是说,我这边天气很好,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工作,他们依旧会喜笑颜开的。

最后,你可以过任何你想要过的生活,但是,一定要在能够还父母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之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