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读书

读书|《苏东坡新传》(一)

2021-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往日明月

读书先看目录,这是阅读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可以厘清整本书的脉络,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苏轼的一生展开的。对于传记类书目,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剧透,反正人生已经定格,他的完美与伟大,潦倒与悲伤,我也可以论评。

目录一

首先正文前的《寻找李一冰》是一篇让人涕泪满面的文章,我读了两遍,感想也写了两篇:
1. 《读<苏东坡新传>的思绪乱飞》
2. 《生活的一地鸡毛何以算得上苦难》
我觉得,有机会翻开这本书的朋友,无论如何,都值得先把这篇寻找作者的文章读一读。
回到正文,第一章《食蓼少年》写苏轼故乡蜀地的历史,苏轼的祖辈们,苏轼的少年成长及科举之路。

01 蜀地历史

开篇通过李白《蜀道难》(李白和苏轼的关联无处不在)的内容,引出蜀地自古以来天险之重要。蜀地四周的高山守护着这一方安土,加上肥沃的平原地形,使得蜀中物产丰富,人人丰衣足食,仿佛自成世外桃源。
不幸的是,逐鹿中原的英雄们,从来不是这难于登天的蜀道和万夫莫开的剑阁能阻挡的。
楚汉相争之际,汉高祖刘邦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征服了西蜀。
三国时期的蜀汉因为占据了富饶的西蜀才能三分天下得其一。
唐朝的玄宗和僖宗皇帝先后避难于此。
五代十国期间此地相继建立前蜀后蜀两个政权。前后蜀六十多年,蜀地也算是一片乐土。
但是中原霸主,怎能忘了蜀地这块肥肉,宋太祖曾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赵宋把魔爪伸到了蜀地。蜀地的富庶让远征的宋军留连忘返,不断地压迫蜀地百姓,造成蜀地的各种反叛,最后的结果是北宋朝廷只能用最严厉的制度治理蜀地。

02 先辈世系

西蜀眉山苏氏,原籍河北赵县。唐神龙年间苏氏先人在眉山做官的时候,留了一子在眉山,是为眉山苏氏的开始,传至宋初已有三百余年。
迁蜀的苏氏五世先人中,都不曾出仕,到唐末五代年间,天下连年战乱,世道黑暗混乱,而蜀地富饶,蜀人生活优裕,自然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外出为官。
自唐中期以来,藩镇割乱,再到五代的军阀混战,宋太祖赵匡胤早就认识到军人才是最大的威胁,为了政权的稳固便有了“杯酒释兵权”之举,从此建立了一个士大夫政治制度。而宋真宗为鼓励百姓读书制定了相关国策,更是写了首《劝学篇》,于是开启了天下士子读书求仕的盛况,这一制度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千年。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朝在唐朝的基础上将科举制度做了优化,一是对读书人更加公平,二是士子一旦中举便可立即做官。
这股风气越过崇山峻岭吹进了西蜀五世不显的眉山苏家,苏轼的二伯苏涣在二十四岁时考上了进士。
当时苏轼的父亲苏洵才十五岁,是一个不爱读书,喜欢斗鸡走狗的少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小流氓。直到二十五岁才领悟到再不读书就晚了。
苏洵第一次参加乡试,却落了第,回家翻自己以前写的文章发现一无是处,于是焚稿封砚,苦读六载终有成就,也就是后世所称唐宋八大家之一。

03 名震京师

苏洵苦读诗书这几年间,二十八岁那年生了次子苏轼,三十一岁时生了幼子苏辙(长子早夭)。
苏轼与苏辙两人从小天资聪慧,苏轼十岁已能写文章。
苏轼在蜀中求学的岁月也许是其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除了读书受到老师喜爱,他还生性好动,非常贪玩,经常带弟弟玩泥弄沙,爬树掏鸟窝……
苏轼二十二岁这年,父亲带着兄弟俩进京应试,两人不负所望,同时中举,苏轼得了第二名,苏洵的遗憾终于在两个儿子身上得以弥补。
过了文官考试的第一关,便是省试,相传当时主考官为欧阳修,他在阅卷时误以为苏轼的试卷是自己的门生曾巩的,为显避嫌给了第二的名次。
最后的廷试,苏轼又得第二名为榜眼,而苏辙也中了进士。
这次考试中,苏轼的文章受到当时文坛大佬欧阳修的大力赞赏,欧阳修感叹道:

更三十年,无人道着我也!

而此时,苏洵写的文章也受到朝内多人赞赏,以致有多位官员为他荐官,一时间,三人风光无限。
此时却传来噩耗,苏轼母亲去逝。父子三人仓皇出京,回蜀奔丧。
按旧礼,苏轼和苏辙需要在家守孝三年。三年后苏洵决定举家离蜀进京。

作为非常之才,苏氏兄弟两还需要参加制科考试,这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又称六科取士。最终四人中录取了三人,苏氏兄弟赫然在列,苏轼名列第一。
仁宗皇帝还对皇后说:

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可见仁宗对苏氏的器重。
制科之后,苏轼任大理评事,苏辙为试秘书省校书郎。
由是,苏氏三人的文名震动京师,流传四方,风光无限!

第一章的内容到这就结束了,后面的内容就是苏轼正式当官后的事迹,待我慢慢读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