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美文读书

一堂家常课的进化史

2016-09-27  本文已影响481人  楚言楚语

“怎么还是找不到一点儿灵感呢?”2010年11月的一天,我长叹一声,终于推开桌上已经被勾画得密密麻麻的课本,从静坐多时的桌边站了起来。
又到了教《智取生辰纲》的时候了!
这篇情节曲折的白话小说,字数繁多、语言拗口、线索复杂,要读通读懂本就不易,还偏偏是精读课文,又有名著傍身,虽说只是上家常课,也实在不能敷衍了事。
其实,这已是我第四次教这篇课文了。有过前三届的授课经验,再加上近期的时时翻阅,在上下班路上琢磨,在茶余饭后沉吟……课文内容早已烂熟于心,然而我还是感到茫然无措,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能触发学生心灵的教学切入点。

任教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语文这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不是高挂在枝头随风摇摆的红灯笼,而是一条浸润在师生灵魂中的鲜活的河流。
在语文的世界里,一个个文字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撇捺横折之间激荡着丰富的情感、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它们不单薄,它们不枯燥;它们有音、有形、有义,还有情;它们有血肉、有骨骼、有温度,还有深度。正因为文字的激发,语文学习才能让我们的心灵不死、情感不枯、思想不老。
所以我想,倘若我的学生从来没有对语言文字进行过咀嚼、发出过赞叹,从来没有走进由语言文字构筑的丰富而奇妙的精神世界,那么,我给予他们的就是虚假浮夸的“伪语文”教育。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回想第一次教学《智取生辰纲》时,因为任务重、时间紧,我只是简单地叙述了一下情节,对课后习题进行了点拨,就开始组织学生做练习册了。虽然比较“高效”,却自觉寡淡无味,辜负了施耐庵的创作,也辜负了讲台下渴求知识的童心。
第二次教学时,我选择了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段,紧接着让同学们讨论文章与电视剧的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兴趣盎然,在“指点江山”中旁征博引,教学氛围很是欢快活泼。
第三次教学时,我想让学生多接触课文,于是摒弃视频,回归教材,围绕小说的三要素来进行设计,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故事内容,再结合言行描写分析杨志的性格特征,最后由金圣叹的点评(“看他写天气酷热,不费笔墨,只一句两句,便已焦热杀人”)作为过渡,带领学生讨论文章浓墨重彩地描写天气之“热”的作用。整堂课内容充实却有条不紊,孩子们的思考与交流也可圈可点。
然而时过境迁,重温原先的设计,我已发现第二次的教学重活动形式轻文本品读,第三次的教学有清晰条理无心弦拨动,除了让学生对电视剧版的《水浒传》充满兴趣,对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耳熟能详外,似乎并没有更多的收获。
那么,这一回我又该如何处理这篇文章呢?

要重复以往的思路吗?不行!教学还是常上常新好,因循守旧的做法虽然能减轻负担,却无法契合不断改变的学情。新的尝试即使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面对这样的挑战,我宁愿做扑火的飞蛾,也不想做只会在原地转圈的苍蝇。
要照搬别人的教法吗?不,我拒绝!先入为主的照搬容易让人思维懈怠。如同女人不愿与人撞衫一样,渴望教出个性的我,又怎能容忍自己与他人“撞课”呢?一想到可能成为他人思想的复读机,我便不由得心生怯意,好像变成了不劳而获的小贼。
要借助手中的参考书吗?不可以!教参上面的确有很多经典的解读,有我可望不可即的高度,但它们最初不是发自我的肺腑,打动不了我,当然也打动不了我的学生——因为中间隔着一条叫“共鸣”的鸿沟。
所以,还是静下心来,把自己当成学生、当成普通读者,认真地素读课文,细心地在语言文字中寻找教学兴奋点吧。

我又坐回桌边,重新拿起了课本。
首先看单元提示。这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为“走近名著”,选编了《智取生辰纲》、《杨修之死》、《范进中举》和《香菱学诗》四篇明清时期富有代表性的白话小说。在这几篇课文后面,屹立着的依次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四部经典著作。单元导学中提示我们要披文入情,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从而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由此可知,从人物分析深入人物品评,从人物经历窥见时代风貌,从所选片段领略整部作品应该是教学趋势,而借助课堂内的丰富交流唤起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则是本单元教学的终极目标。
其次看课前导读。里面注明这篇文章所述的是一场“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斗智斗谋”,吴用一方巧设妙计,志在必得;杨志一方费尽心机,力求平安。作品中双线结构的运用既使得内容玄机四伏、步步为营,又使得人物形象饱满立体、特色鲜明,不过却给教学增加了整合取舍的难度,稍不注意,人物个性的分析就会因为面面俱到而流于肤浅空洞。
接着看课后习题。文章后面的“研讨与练习”共有三道题目,分别涉及人物性格分析与评价、白话文言词语辨析和变更视角改写故事三个方面。很明显,第二题可以放在教学进程中随机解决,而依据原作鉴赏人物形象必然要作为教学的重点来展开。这与其它语言形式的小说是完全一样的。
然后看文中插图。粗略一翻,教材给这篇小说所配的插图仅有一幅,简洁的勾勒仅能显示众人比较祥和的端碗饮酒场景,与课文中暗流涌动、一触即发的内容并不吻合。如果不联系原文,由于人物的身份特征表现不鲜明,我们几乎可以想象成是一群庄稼人利用劳动的间隙在田埂边休憩的画面。很遗憾,因为相差悬殊,它似乎不像七年级教材中《天净沙•秋思》的插图那样,能够马上成为引领学生揣摩内容的主要抓手。
最后看课下注解。有关作品的推介文字不多,除了对《水浒传》的简介、故事背景的补充、作者的粗略介绍、“生辰纲”的阐释之外,能吸引我注意的只有一句话,即本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一番推敲后,我决定追本溯源,重新阅读《水浒传》中的相关章节。
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决定,让我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竟然发现了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水浒传》是我国一部经典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打开书本,很快便找到了施耐庵拟写的句式工整的第16回(注:有些版本是第15回)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正想细读故事内容,我蓦然一怔:“这个‘押送’有问题啊!它根本无法与后面的‘智取’形成对仗,二者的结构形式不一样。”
可是,应该把“押”改为什么字呢?如果说作者对吴用的评价是“智”,那么,他对“杨志”特征的概括又可以浓缩在哪个字里呢?
带着疑惑,我读完了《水浒传》的相关章节,又回头翻看课文。一遍又一遍,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不放过……
终于,一个全新的教学构思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

智取生辰纲

上课前一天,考虑到文章的长度,我先布置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具体任务有二:1.标注段落序号和陌生字词的注音;2.写一则短文,以吴用的口吻讲述梁山好汉们智取生辰纲的详细过程,字数要在200字以上。晚上备课时,想到孩子们为了弄清故事的原委而不得不耐住性子读课文,我都有些忍俊不禁了。
第二天上课铃响,我微笑着步入教室,简单的导入后便立即进入了教学的第一步,即“换角度讲故事”环节。在毛遂自荐与彼此推荐相结合的氛围中,四位同学先后上台以“我是吴用……”为开头句,向大家津津有味地讲述了巧施妙计、成功智取的故事,有一个孩子甚至邀请同桌扮演杨志,一边表演英雄之间的较量,一边用播音腔调进行解说,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大声喝彩。
看着他们的精彩演绎,我知道大家的学习热情被触发了,于是顺势推出《水浒传》第16回的回目“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同时还提供了另外五个对仗工整的回目给他们比较。待反应敏捷的学生率先发现“押送”与“智取”的不和谐之后,我朗声说道:“同学们,你们的感觉很正确!‘智’是修饰‘取’字的,表明吴用的计谋好,很聪明;不过,‘押’可不是修饰‘送’字的,它们两个是并列关系。这可是别人从来没有关注到的细节呢!孩子们,请你们帮帮施耐庵,尽量从原文中找一个可以替换‘押’并能修饰‘送’的字吧!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更换的字最符合文章的内容、最能表现杨志的特征、最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好吗?”
话音刚落,我便看见前排的同学已经拿着笔在课文中勾画了。呵呵,这对于教学的第二步——“改回目悟形象”而言,其实只是吹响了竞争的号角而已。
果然,七八分钟后,班里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了。在我的要求下,近十个孩子依次上台板书自己选中的字,并结合文本阐释了理由。他们的答案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呢,例如急送、热送、燥送、错送、巧送、暴送、慎送……选择这些字均有道理,也各有各的拥趸者。孩子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了,争论得热火朝天,静立于教室一角的我还在微笑着等待,等待某个孩子能和我心意相通,推荐那个极容易被读者忽视的字。

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了,眼看着这个环节就要结束时,一位男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疾步走到讲台前,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大大的“苦”字。台下一片哗然,他告诉大家,他的理由是看见文章后面在写好汉们把生辰纲往黄泥冈下推去时,出现了“杨志口里只是叫苦”的句子,感觉杨志在整个押送的过程中都很身不由己,很苦、很可怜。教室中间的几个同学发出恍然大悟的“哦”声,第一时间接受了他的答案。不一会儿,又有不少同学冲着他点头赞许。很明显,这个字的推荐获得了较高的支持率,也让很多孩子陷入了沉思。
我的心里一阵窃喜,等待许久的机会终于来了!
我表扬了发言的男生,说他看文章很仔细、很用心,并热情地握了握他的手,说他与我“英雄所见略同”,因为“苦”字未必最出彩,但是却极为贴切。伴随着全班同学的欢呼声,我在屏幕上显示了文中三个含有“苦”字的语句,组织大家细细品味:
1.时值六月,天气炎热,挑着生辰纲的军汉在崎岖小路上行走,个个气喘嘘嘘,汗水淋漓,苦不堪言。
2.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
3.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个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把这金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得。
全班齐读后,我又出示了“苦”字的字形演变图片,解释道:苦,这个字的造字本义是:一种古老的味似黄连的荼草。“苦”字后来引申为“令身心艰困难忍的”之意,在佛教教义中则意味着“苦难、不满或痛苦”。
我问学生:“正所谓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请大家结合原文词句,仔细想一想:杨志到底有什么难言之苦?或者说:杨志到底‘苦’在什么方面呢?他有什么不满,又承受着怎样的痛苦?”

短暂的小组交流后,讲台下举起来的手如同森林一般。
同学们思考和讨论的结果如下所示:
1.杨志的身体在忍受着煎熬之苦:
酷热的天气挥汗如雨、行走在发烫的石板路上脚疼不已、顶着烈日不敢放慢的脚步、委实难忍的口渴……随着情节的推进,程度越来越重的炎热让杨志与他的押送队伍一样倍感煎熬。
2.杨志的心理在承受着折磨之苦:
⑴虽然很谨慎很老练,智变行踪、智改行辰、智选小径,而且时时处处高度警惕,没有料到吴用他们更精明、更练达,计谋更加天衣无缝;
⑵智勇双全,但性格粗暴,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又过于急功近利,不顾及军汉们的感受,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以致押送队伍不团结,没有人相信他、支持他,他成了被众人孤立的人,也必定会成为内部矛盾激化的牺牲品。
⑶忠于职守,面对老都管的藐视和训斥,虽据理力争却不得不隐忍求全,可惜终究还是丢失了生辰纲,作为统领,他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交流至此,教室里已是一片唏嘘之声,课堂氛围因为“时运不济的倒霉的杨志”变得有些凝重了。

我瞥了瞥手表,发现离下课仅有五分多钟的时间,于是赶紧带领孩子们进入教学的第三步——“依原作明背景”。我扫视了一下全班,说:“孩子们,课文写到杨志一行人中招、梁山七好汉得胜就收笔了,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你们猜一猜只喝了半瓢酒,应该最先恢复的杨志清醒后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讲台下叽叽喳喳的声音又响起来了,有说施展轻功去追逐的,有说想方设法救其他人的,还有说回去见梁中书报告的……但都立即被身边的同学以“不符合人物性格与当时的现实”为缘由理智地否定了。
我请所有同学看屏幕上的幻灯片,那里显示了《水浒传》中第16回的剩余部分:
原来杨志吃得酒少,便醒得快;爬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
--就扯破。
--“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死处!”
撩衣破步,望着黄泥冈下便跳。
所有的同学都愕然了,他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我追问道:“杨志难道真的就此告别红尘了吗?”一个熟悉《水浒传》的孩子嚷嚷起来:“没有,没有!他还没有上梁山呢!”教室里回荡着欢快的笑声,我也微微一笑:“那么,他为什么会说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这样绝望的话呢?”
顿了一顿,我本想请那个提到梁山的孩子讲讲他所知道的杨志的故事,却还是顾虑时间而放弃了。
我继续点击着幻灯片,同时娓娓述说起杨志的故事来:
我谈到了杨志的将门家世和武举出身;谈到了他渴望出人头地的求官梦;谈到他押送花石纲翻船,谋求复职时在高俅处碰壁,结果堕入穷困潦倒之地;谈到他被迫卖刀,不幸遇到泼皮牛二,在牛二的苦苦相逼下杀人获罪;谈到梁中书起用他,但对他信任不足、怀疑有余,只用他的“艺”,而非他的“人”;谈到押送生辰纲本来或许可以成为他命运的转机,但结果还是失纲落草,后来在梁山一众好汉里排名第十七,由于脸上有一块青色胎记,故绰号叫“青面兽”……

我正讲得投入时,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了。
讲台下有学生在摇头,有学生长叹了一口气,紧接着又有学生叫道:“难怪说是被逼上梁山啊!”我来不及进行更多的阐释与总结了,只能简要地回应:“杨志的生平经历可能正应了那句话‘造化弄人’,但又何尝不能说是‘时势造英雄’呢?毕竟,因为丢失了生辰纲,他的求官之梦彻底破灭了,但是作为一位起义英雄,他却从这里开始崛起了!同学们,如果你们对杨志、吴用的故事感兴趣,想知道还有哪些英雄好汉是被逼上梁山,又是被什么所逼迫的,那就去看看——”
我有意拖长音调停下来,聪明的学生们马上接过了话题:“水——浒——传!”默契的配合让我们相视一笑。我毫不犹豫地又补充了一句:“本周末的作业是做读书笔记,查找资料了解施耐庵为什么会写水浒故事,同时对书中你感兴趣的梁山好汉进行点评——别忘了要结合原文语句啊!”

收拾好教具,走出教室,回想起刚才上课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以及下课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来向我打听押送生辰纲的另外十四人的结局的场景,聆听着身后传来的此起彼伏的“苦啊——苦啊——”的叫声,我的脚步逐渐变得轻快起来。我开始期待他们将要完成的课后作业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两周里,在收上来的每日随想与读书笔记中,我读到了很多有关《水浒传》的个性感悟。孩子们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以真诚的心灵去接近作品,以热情的态度去查找资料,了解施耐庵创作“官逼民反”这一主题小说的时代背景,琢磨梁山好汉们与施耐庵本人英雄梦的关联,为小说最后一百零八将的结局感到痛心和惋惜……也许文笔略显稚嫩,思考不太深刻,但不能否认的是即使身为初三毕业生,他们也愿意亲近《水浒传》,并且乐于细读文章了。
我终于如释重负。我知道这次尝试成功了!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心中还是有很多感慨。
尽管那只是一节普通的家常课,没有专家和同行听课,没有专业人士录像,也没有更多的人知道,但是在那节课上,我和我的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语言文字里“出生入死”,穿越时空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与作品里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的心灵被点燃了,思想和情感都被激发了。这不就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吗?
著名的特级教师王君老师说:“新课上出新味道,是当然;老课上到了新境界,才算超越。”我不敢说那节《智取生辰纲》上到了新境界,因为毕竟还有很多遗憾,例如课堂时间的调控不自如、教师的引导多于学生的自学等等,但是相比起前三次教学来,的确实现了自我超越。
看来,教无止境,家常课也要不断进化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